教鱼游泳变掘池养鱼
扶贫需念市场经
最近,扶贫金融成为甘肃各级干部中的热词。其中蕴含着甘肃扶贫理念的变换:要把扶贫对象真正当做市场主体,撬动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在定西市安定区秤钩驿镇双乐村,村里的“联村联户”干部、定西市副市长刘昇联系一家企业为村里扶贫捐款30万元。不同以往的是,这笔资金并没有变换成牛、羊、农具发给贫困群众,而是用来成立村民担保互助社。用这30万元做担保金,互助社向当地农信社取得150万元的贷款授信。50多户社员平均贷到3万元小额贷款,舍饲养羊一下子发展起来。
刘昇说,许多贫困人口温饱早已解决,家中略有积蓄,但脱贫程度低、返贫因素多,主要是因为他们远离市场、不懂市场、难以融入市场。新一轮扶贫攻坚要“变教鱼游泳为掘池养鱼”。
2013年以来,甘肃省在全省58个贫困县投资建立政策性担保公司,免费为贫困群众提供贷款担保,并研发双联惠农贷款、牛羊蔬菜贷款等低息、贴息的扶贫金融产品,帮助群众筹集脱贫致富的“第一桶金”。
临夏回族自治州在全州近千个贫困村,通过政府注资、企业助力、村民参股的方式,建立被称为“土银行”的村民资金互助社,由入社农户自我管理、自主放贷、互助发展,就近为群众提供5000元到2万元不等的借款。
和政县陈家集村贫困户妥英福家存款只有2000多元,发展养殖没有钱。在拿出1000元入股互助社后,他借到2万元养了2头牛犊、4只羊,到今年年底还了借款,估计还能挣1万多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