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整体性崛起及其效应 (2)

亚洲整体性崛起及其效应 (2)

二、亚洲内部联动持续增强

在亚洲整体性崛起的趋势下,亚洲板块内部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的联动显著增强。这既构成亚洲整体性崛起的一个重要内生支撑和内在驱动,同时也是亚洲整体性崛起的效应体现之一。在板块内部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的多种联动中,表现最为突出、牵动力最大的当数五个主要的次区域合作机制,这些机制各有侧重,在推动次区域合作的同时,促进了整个地区内部联动,增强了整体性崛起趋势。

第一,东盟从加强自身一体化建设向牵引亚洲地区整合方向发展。东盟2007年制定了《东盟宪章》,并据此着力增强凝聚力、提高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朝着2015年建成以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支柱的共同体目标推进。2012年4月和11月,两次首脑会议先后通过《金边宣言》、《主席声明》、《金边议程》、《2015年建立东盟无毒品区宣言》、《“全球温和派行动组织”概念文件》、《东盟人权宣言》、《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中期回顾报告》、《消除针对妇女儿童暴力的宣言》,《关于鼓励年轻人创业和就业的宣言》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启动了旨在维护东盟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和平与和解机构”,决定在柬埔寨建立东盟地区排雷行动中心,并将2015年12月31日设为建立东盟共同体的最后期限。目标是到2015年,形成拥有6亿人口、均衡发展、经济上具有很强竞争力并高度融入全球经济的单一市场,进而形成以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共同支撑的共同体。

在加强内部整合的同时,东盟于2011年11月就提出了《东盟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框架》,并于2012年11月正式启动该进程,目标是把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六国已达成的自由贸易区整合在一起,达成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和互惠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区,覆盖约34亿人口,相关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达20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10万亿美元。2013年5月RCEP首轮谈判在文莱启动,正式组建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方面的工作委员会,并决定于2015年内完成谈判。2013年9月,第二轮谈判在澳大利亚举行,各国就开放市场的方式,有关商品、服务和投资等协议章节内容以及组建工作委员会的时间等问题进行协商,并在市场准入减让表模式等核心问题上取得一定进展。2014年1月,第三轮谈判在马来西亚举行,十六方在继续围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的技术性议题展开磋商的同时,决定成立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经济技术合作和争端解决等四个工作组。此外,各方还就部分成员提出的新领域进行了信息交流,并分别召开了知识产权、服务与投资关系等研讨会。随着RCEP谈判和建设进程取得进展,以东盟为中心的多个次区域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势必得到强化。

第二,上海合作组织稳步发展,区域整合和辐射力不断增强。如果说RCEP的启动把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大洋洲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那么上合组织作为亚洲中心地带最重要的多边合作机制,通过10余年的发展及其对外辐射影响,促进了东亚、中亚与南亚之间的联系。自2001年成立以来,上合组织已形成了由正式成员、观察员、对话伙伴国、主席国客人四个层次构成的框架。在2012年北京峰会上,阿富汗升级为观察员,土耳其成为对话伙伴国。

上合组织在持续推进安全和政治合作的同时,还进一步谋划和启动了未来10年成员国之间在能源、贸易、交通、金融、人文等领域的合作。2013年9月13日,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的元首理事会明确指出,上合组织将有效应对各类全球性威胁和挑战,确保上合组织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完善应对“三股势力”、跨国有组织犯罪、信息安全威胁等领域合作的法律基础,积极落实相关合作协议。同年11月,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就世界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广泛议题等交换了意见,达成十五项共识。在此次会议上,俄方呼吁更加积极有效地探讨成立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事宜,并将其打造成各国开展能源项目对话的平台。2014年4月,中国在上合组织国防部长会议上提议,除了现已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的地区反恐机构之外,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成立新的反恐中心,俄方表示完全支持。随着这些议程得到落实,上合组织内部的联动及其对周边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第三,海湾合作委员会地位的提升和作用扩大增进了西亚与东亚的合作。在西亚北非政治动荡不断演进的背景下,海合会成员国凭借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相互支持,通过推进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基本保持了自身的稳定。同时,以此为支撑,一方面顺势扩员,进一步加强一体化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对整个西亚地区局势走向施加影响。2011年5月,海合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首脑会议上决定,吸纳约旦为正式成员,与摩洛哥建立伙伴关系。由此,海合会从海湾伸展到地中海东岸甚至北非地区,从次区域性机制向区域性机制转变,成为中东君主制国家和逊尼派国家加强合作、应对地区变局的重要平台,在稳定巴林和也门政局、推动巴以和谈、应对叙利亚危机等方面的作用增大。

与此同时,海合会持续推进与东亚国家的合作。2014年3月,海合会在第130届外长会议上决定重启对外自贸区谈判,其中包括与中国、日本的自贸区谈判。该进程如实现突破,将使西亚与东亚的联动大幅增强。

第四,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南亚和中亚的联系。该计划旨在构建一个以阿富汗为核心,囊括中亚五国以及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的次区域合作机制,以加强南亚和中亚之间联系,重新确立阿富汗作为欧亚大陆十字路口的历史地位。进而以此为支撑,形成由美国支持甚至主导,印度发挥重要作用,向东连接东亚,向西经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连接欧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5]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