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廉不为”当成为党员干部“禁忌”

“不廉不为”当成为党员干部“禁忌”

以高压反腐实现廉洁发展,就要把不廉的干部刷出局,把不为的干部刷下去,更要把清廉、有为的干部提上来。

如何定义党员干部,不少人将其视为权力和掌握资源的象征,部分党员干部也将这一身份作为谋取私利的掩饰和平台,形成了不正之风。事实上,权力是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党员干部的本职在于服务,同时也是引领社会风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其形象如何,不仅关系到群众拥护与否,更关系到示范作用的发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因此,党员干部必须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必须清楚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必须干。笔者以为,党员干部必须将“不廉不为”作为两大“禁忌”。

“廉”是关于官员最重要的话题,封建社会时期的历朝历代都将其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将“廉洁”作为政治本色。廉洁为什么如此重要,是因为“廉”涉及到本质的问题,关系到“源”的好坏。有如烹饪,厨师技术自然重要,但原材料好才是前提,如果原材料变了质,技艺再高的厨师也做不出美味佳肴。党员干部也是如此,无论能力有多强,素质有多高,一旦沾染了腐败,心态就会“发霉”,就会受到利益的牵绊,逐渐私欲膨胀,把能力用在满足自我需求上,把权力用在谋取私利上,往往给党和国家、给社会和群众带来的危害更大。因此,保持廉洁是党员干部的本质要求,“不廉”应该成为党员干部的首要“禁忌”。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不为”。事实上,不为和不廉都是一种渎职,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为官不易”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如果说廉洁是最基本的底线,有为则是最根本的职责,不廉会出事,不为则必误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30多年的改革红利实现了经济“量”的积累,但要打造经济“升级版”,需要释放新的改革红利。现阶段,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面临各种“险滩”、“激流”。同时,从党的自身建设来看,脱离群众、腐化堕落等问题多发,国际干扰、国内矛盾叠加,从严治党任务更加紧迫、更为繁重。这些问题和矛盾躲不过也绕不开,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站出来、冲上去。如果党员干部追求“无过便是功”的庸碌,追求平稳过渡的安逸,改革发展的脚步就会停滞,“中国梦”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会成为空谈,甚至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不为”也应当成为党员干部的“禁忌”。

笔者以为,党员干部要远离“不廉”、“不为”的“禁忌”,需要内外合力。一方面党员干部主观上要筑牢防腐抗变的心理防线,守住做人、做事、为官的底线,树立“无功便是过”的理念,切实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另一方面需要借助监督外力,通过纪检监督、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等形式,真正把党员干部“看好”,促进党员干部用好手中的权力,真正把不廉的干部盯出来,淘汰出去,把不为的干部刷出来,筛下去,让真正清正廉洁、奋发有为的干部上的去。

总之,做人要有敬畏,为官当有“禁忌”。历史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腐败,积极干事创业。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