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坎特伯雷大教堂、圣奥古斯汀教堂和圣马丁教堂(2)

世界文化遗产——坎特伯雷大教堂、圣奥古斯汀教堂和圣马丁教堂(2)

在进入大教堂之前,游客会穿过耶稣门。此门是亨利七世在大儿子亚瑟不幸在16岁就去世后为纪念他而建。门面是公元1502年的创作,但绿色的耶稣像却是1990的作品;大厅与主教讲坛走进挑高的大厅,哥德式建筑的坎特伯雷大教堂给人的是一种清丽脱俗的感觉,简朴的柱子烘显得精致木雕的主教讲坛更为华丽;神坛屏幕区隔大厅与中庭的神坛屏幕约是西元1400年的作品,上面雕有那个时代之前被加冕的六位国王,所以也被称为“六王屏幕”。屏幕上即为教堂的管风琴;汤马士·贝克特殉难处,公元1170年12月29日,月黑风高的夜晚,坎特伯雷教堂的主教汤马士·贝克特正准备走入中庭主持晚祷,就在穿堂被亨利二世派来的刺客给刺杀了。如今贝克特被刺杀处,有一个被两把剑刺着的十字架标示,也成了后世前来朝圣者的最终目标地。这出教堂谋杀悲剧总让游客希嘘不已。

从贝克特被刺杀旁的通道可下至古老的地窖。仔细观察,地窖石柱上都有精美的石雕,而最中间的女士地下墓地则有14世纪精美的石雕屏幕包围;从神坛屏幕走进中庭,成一直线伸展开的中庭地平线层层升高,最高处放着的是传说中圣奥古斯汀曾坐过、在上面受封为大主教的座椅。同样简单、朴素的地板、天花板及梁柱设计,将中庭的空间无限扩展。

坎特伯雷大教堂内景

坎特伯雷大教堂内景

中庭前面的三一礼拜堂目前被围起来,空无一物的拼花地板,只有中央一根燃着的蜡烛,那是贝克特一开始被埋葬的地方;黑王子之墓:黑王子是亨利三世的儿子、亨利四世的哥哥。黑王子在小时候就被爸爸带到法国去,长大后英俊潇洒、威武而富有骑士精神,非常受英、法两地人民的爱戴。在他年纪轻轻16岁时,就已带兵赢得胜仗。教堂中的黑王子之墓就是雕刻他16岁时穿戴军服的模样。他的脚下是他的爱犬。黑王子后来被卷入英法百年战争的是非中,死时才45岁。

罗马教皇授意修建的教堂——圣奥古斯丁教堂

建于公元598年,圣奥古斯丁教堂是英国留存到现在最古老的教堂之一。罗马教皇Gregory I于公元597年时派遣圣奥古斯丁到英国宣扬天主教,在肯特国王Ethelbert的允诺下,圣奥古斯丁得以于皇宫城墙外建一座教堂,供教徒敬拜之用,三间由木材、燧石、砖块及瓦片组成的萨克逊式小教堂就成为此地最早的建筑。北部的诺曼民族入侵后,便将原来的三间小教堂改建成一座外部雄伟、内部装潢精美的石头建筑。部分雕刻及布满绘画的墙壁片段目前保留在入口处的博物馆。一直到公元1500年,教堂不断增建,教士们也不断增加,据说当时的图书馆中有2000多本书,其中不少是出自此教堂内教士之手。公元1538年7月30日,这个教区改成英国国教,并听从亨利八世命令,开始长达15年的破坏。部份教堂被改成皇宫,以作为亨利八世的第四任老婆─法国来的安女王嫁到英国的中途下榻处。如今旅客进入的大门处规画成一座小小的博物馆,陈列废墟中出土的文物、木乃伊及破碎的建筑。

圣奥古斯丁教堂

圣奥古斯丁教堂

始建于罗马时代的教堂——圣马丁教堂

圣马丁教堂位于城东的山脚下,主要由中厅、圣坛和西部塔楼组成。这座建筑初看起来很普通,它的细部的复杂结构,却都是历史演变的见证人。详细的勘察和小规模的发掘已表明这座长方形的建筑物是用罗马材料建成,这说明教堂始建于罗马时代。

责任编辑:宋丽芳,蒙时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