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独特优势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党的独特优势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执行力

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有效运转。”[4]因此,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联系群众的优势,提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执行力。

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一大优势。重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党的基层组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

首先,应大力弘扬党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优良传统和强大优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的执政理念,树立依法办事、按制度办事的意识,努力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出发点。只有保障人民群众的法定权益,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才能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真正变成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于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到2020年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2](P16)的目标。法治中国建设的这一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面对新目标新任务,我们必须把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践行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要加强制度的制定,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体实在的制度,使制度接地气、聚人气,切实可行;另一方面,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制度的执行,提高制度执行力。当前,既要克服空讲大道理而不从制度上践行群众路线的问题,又要克服只管制度制定而不问制度执行的倾向,应当在提高制度执行力上下功夫,使制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制度优势与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执行力。

其次,应把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民主建设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起来,调动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深化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党的组织优势与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力。

中国共产党已是拥有420多万个基层组织、85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集中了全国数量众多的先进分子和各方面优秀人才,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力。这是巨大的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我们把党的组织优势、联系群众的优势与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结合起来,这种叠加优势所产生出来的创造活力,是不可估量的。

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为民最重要的组织基础,是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基层民主,是把党的组织优势和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通过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依法治理与基层民主、群众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热情和活力,扩大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推进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加强议事协调,强化权力监督,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为重点,把服务群众融入党建工作中,把民主与法治融为一体,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力,以民主和法治的方式,响应群众的正当诉求,以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各类服务与民主化管理活动为载体,使人民群众施展出当家作主的才干,基层民主建设焕发出创造活力,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到基层。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