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小自贸 大改革——上海自贸区建设以来的成绩与展望(4)

摘要:上海自贸区,28平方公里的面积不大,涉及到的人口数量不多,但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行政司法管理制度现代化实践的最前沿。自诞生之日起,上海自贸区就寄托着党中央、国务院最高领导的关注和关心,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专门寄予上海自贸区一段完整、系统的表述。为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上海自贸区,包括它最重要的外贸领域和航运领域以及在金融和投资领域发挥的改革作用,宣讲家网站特别邀请到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张鹏研究员,与大家共同分享他的一些学习体会。

首先来看第一个,它的第一个目标,是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先要在自由贸易领域,在扩大我们国家贸易合作,贸易开放的领域当中做出重要的贡献,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单纯只是为了做贸易,它这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事实上跟我们中国所谓的出口加工区,然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差别又不大。那么它的区分点和亮点在哪里?在贸易自由化阶段当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有的自由贸易区也好,我们的出口加工区,我们高新技术园区也好,很大程度上,立足于自己如何来跟海外的客户建立起有效的低成本的高信任度的这样一个渠道。但是我们对于另外一种贸易模式,始终未能很好的涉及,就是以中国作为整个贸易的撮合商和市场的载体,在这种情况下来发展转口贸易,这个商品进来并不在中国境内来进行销售,他进来只是为了借助中国的营商渠道,借助中国的市场环境,借助座落在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很好的外贸企业,能够把它很便利的再卖到其他地方去,那么这种转口贸易的形成,我们还缺乏有效的这样一个环境的支撑,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离岸贸易,也就是说这个贸易的发展,基本不经过我们中国。但是这个贸易合同的签订,整个贸易决策的做出,那么和相关未来,相应的贸易资金的结算,要跟我们中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个就叫做离岸贸易。一个商品从美国卖到了英国,跟中国仿佛没有联系,但是这个合同这个决策是在中国做出来的,那么相应的结算也结算在我们中国,这种离岸贸易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讲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这两项转口贸易的高度自由化和离岸贸易的高度繁荣是我们原来在贸易自由化当中,所未能涉及到的点,而这两点恰恰就是我们上海自由贸易区要去高度关注的点,于是你会仔细去品味上海自由贸易区的一些政策,如果他这个自由贸易区的政策,还仅仅限于如何把一件商品拿到自由贸易区里边来,经过自由贸易区的简单加工或者处理,再运到中国内地去进行销售,那么如果仅仅是这种便利化的措施,他其实只是对既有措施一项非常简单的一项推进,根本没有起到,它要定位于贸易自由化中心区域这样一项重要改革目标的要求。

第二个要求,或者说第二个目标我们叫投资自由化。投资自由化,我们中国大家都知道,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引进外资的国家,我们在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数量长期雄居第一位,甚至我们2009年、2010年这几年当中,有好几个年份还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于是简简单单的让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拿出精力来去招商引资,我想会出现这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上海自贸区借助国家的重视,借助上海非常好的基础设施和要素禀赋要想吸引外资眨眼之间的事情,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上海自由贸易区只有28平方公里的土地,眨眼之间就把28平方公里的土地填满了,那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目标是要靠上海自由贸易区去引进外资,那就错了,引进到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外资,很快就会让这个上海自由贸易区不堪重负,无法进行足够的新陈代谢,那么这个自由贸易区可能不需要三年,一年多的时间就塞满,就沉淀在那里,非常拥堵的沉淀在那里。所以上海自由贸易区所做的事情,一定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把资金引进来,并且让它形成在国内具有一定领先水平的产业这样一个,在许多内陆地区看似非常合理,非常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这样一个渠道当中,这个概念又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那么我们希望上海自由贸易区来做什么?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把外资引进来,引进来的方式,是国际通行的方式,引进来的标准是国际通行的标准,外资的管理方法是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把它拿进来,我们在拿进来的过程当中,不怕他会对国内产业带来哪些冲击和损害,我们拿进来的过程,就是我们创造新的产业环境的过程,可能这个过程会对国内的产业进行一定的打击和影响,那么在这个条件下,又会促成国内产业生产升级改造,同时还会形成国内产业和我们外资进入产业之间的一些新的市场的均衡或者是市场的有机的合作。那么这个是我们要让上海自贸区在投资自由化目标条件下,要去形成的点。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