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应坚持二维改革路径——辜胜阻谈新型城镇化(4)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应坚持二维改革路径——辜胜阻谈新型城镇化(4)

新型城镇化要警惕“八个偏向”,防范“五大陷阱”,体现“四个新”

“城镇化需统筹好产业发展、就业吸纳和人口集聚的关系,城市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与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一书提出了推进城镇化必须统筹好的三大关系。辜胜阻在此基础上,引申出健康城镇化要注意的八个偏向,也即八个“不等于”。

第一,城镇化不等于越快越好。

第二,城镇化不等于消灭村庄。统计显示,2000年至2010年,全国自然村数量由360万个减少到270万个。相当于每天有将近300个自然村落消失。城镇化过程中应注重对乡村文明、乡村历史的保护。

第三,城镇化不等于“造城运动”。要警惕各地的“建设××新城”、“建设国际性大城市”等造城口号,以及耗费巨资打造“东方迪拜”、建设仿古城市等造城实践。

第四,城镇化不等于房地产化。要注重产城融合,既不能建成“睡城”,也不能建成“死城”,更不能建成“鬼城”。

第五,城镇化不等于透支未来。要汲取美国底特律等工业城市在后工业时代衰败的教训。

第六,城镇化不等于“去农村化”。要警惕当前的村庄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现象。

第七,城镇化不等于“用而不养”、“取而不予”。人口移出地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工及其子女受教育程度,突出职业技术培训,培养农村地区技能型产业工人。人口迁入地政府应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困难群体,完善廉租房制度;统筹城乡户籍制度,保障转移人口基本权利;建立平等的就业准入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创新转移人口管理制度,加大转移人口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

第八,城镇化不等于“摊大饼”和“大城市病”。要避免人口过度膨胀。

辜胜阻说,城镇化要防范五大误区,或称五大陷阱:一要防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避免使新市民变游民、新城变空城的“拉美化陷阱”;二要防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避免地方一哄而起搞大跃进,一味追求城镇化的高速度和规模扩张,陷入速度至上陷阱;三要防城镇化的“房地产化”,过度依赖土地财政,避免过高地价推高房价、陷入卖地财政陷阱;四要防地方政府以地生财,消灭村庄,大量农民“被上楼”,陷入掠夺式发展陷阱;五要防特大都市“大城市病”,避免重物的城镇化而轻人的城镇化,陷入高楼林立而居民幸福感下降、特大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粗放开发的陷阱。

辜胜阻最后总结道,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儿?一是新方向,即从偏重土地城镇化向重视人的城镇化转变;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独享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转变。二是新方式,即从粗放式高物耗方式向集约低碳绿色的方式转变,改善人居环境。三是新路径,两条腿走路——城市群与中小城市,人口异地转移与就地城镇化。四是新趋势,包括流动人口定居和回流,创业和置业出现新走势,人口年轻化与新期待,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记者 车海刚 张菀航)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