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食盐专营制度的积极示范效应(4)

取消食盐专营制度的积极示范效应(4)

取消食盐专营制度正当其时

之前的跨区购盐风波,都把食盐专营制度推到了风口浪尖,眼下终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取消食盐专营,这不可不谓是盐业改革的破冰之旅。

不可否认,食盐专营制度在消除我国碘缺乏病,提高国民素质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碘盐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7.48%,自2004年以来连续保持95%以上。但是,与之伴生出来了一套行政垄断及其严重的专营制度,它割裂了我国的盐业市场,最终形成了二元畸形的市场结构。

不得不说的是,垄断不等于暴利。以美国为例,它的垄断程度还要高,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六大盐业公司瓜分了全美市场,尽管如此,寡头之间却仍旧保持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政府和行业监管之下,并没有衍生出来巨大的暴利。但中国却不同,行政垄断的食盐专营制度,造成政策层面上的产销脱节,完全把盐业市场分割成了两个不完全的市场主体,即制盐公司和盐业公司。

在此语境下,制盐公司完全沦为了制造车间,不能直接面对市场,无法实现产销互动,也就无法实现盐品的多元化,改进生产技术,培养品牌意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降低。与此同时,负责销售的盐业公司成了盐产业政企不分的主要根源,变为了寻租的温床,其垄断权力不仅突破了批发环节,而且还对上游生产领域和下游零售领域也不断加强控制权,在合法垄断的情况下,盐业公司俨然已经扩张成了产供销的全行业垄断。

不妨来看一组数据。据媒体报道,食盐公司利用食盐生产的计划指标,将生产出的碘盐以大包装的形式,将价格定位400—500元/吨出售,再经由分装配送至各省、市、县三级配送点,然后零售商以1800元/吨的批发价购买,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时,已经高达2000元/吨,甚至比此还要高。可以看出,专营体制下的食盐走向市场终端,其暴利简直令人触目惊心。

正是食盐专营制度下的暴利和极不合理的一些条款,才使得近些年来关于废除食盐专营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其实,就现实情况来看,取消当下的食盐专营制度已经完全具备了条件,这不只是因为其割裂了盐业市场,更重要的是暴利下的专营制度,造成了盐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严重失衡,且严重阻碍了盐产业组织的整合。

当然了,尽管有关部门已经承认要取消食盐专营制度,但是也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消费能力以及消费观念的不同和差距,废除食盐专营制度绝对不能“一刀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否则不仅不能够改变专营制度的先行弊端,也会造成盐产业的动荡不安,最终影响到人们的切身利益。所以,取消食盐专营制度势在必行,但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缓慢推进,最终破除垄断暴利,让人民从中受益。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