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市场决定性作用牵动改革全局
(1)市场决定与政治体制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将倒逼政治体制改革。例如,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在法治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由此倒逼法制改革。再例如,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更有赖于政府行为的透明化,更有赖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由此倒逼政治体制改革。
(2)市场决定与社会体制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将为公平正义的社会体制改革创造有利条件。例如,行政配置资源是贫富差距拉大和社会不平等普遍存在的根源之一,这很难通过社会体制本身的改革来解决,需要通过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建立得到根本的解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能提供广泛的就业、创业空间,将为我国到2020年初步形成“橄榄型”社会新格局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3)市场决定与文化体制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将有力地牵动影响文化体制改革。我国文化发展之所以与发达国家还有比较大的距离,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文化资源在相当大程度上仍由行政配置,行政管制现象还比较普遍。在政府作为公共文化主体并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文化产业资源交由市场配置,可以释放文化产业的潜力,也可以有效倒逼文化体制改革。
(4)市场决定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更有赖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相关制度建设。从改革实践看,在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体制框架下很难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资源环境产权制度,推动资源要素市场化,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约束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3]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四个有利于”,必将伴随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这是因为:“市场决定性作用”,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将对我国走向公平可持续增长的转型和改革具有决定性影响;意味着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终结,对于市场主导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决定性影响;意味着权力配置资源导致机会不平等、权利不平等的历史终结,对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意味着官本位、权力寻租、经济特权的历史终结,对于抑制消极腐败、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具有决定性影响。只有思想解放不断取得突破,才能产生自觉、坚定、务实、到位的改革行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