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乱局周年祭(2)

乌克兰乱局周年祭(2)

分裂已成必然

乌克兰的分裂,从社会文化的断裂开始。

战后被霸权强行割裂的东德和西德,尽管其民族归属、宗教信仰、历史文化都是高度同质化的,尽管无形的柏林墙只存在了40年,而有形的柏林墙更是只存在了不到30年,而其倒塌已经25周年,那么,德国统一了吗?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来看,如今的“东德”并没成为“统一总理”科尔所许诺的“繁荣之地”。从社会认知、民族和国家归属感的角度来看,大批东德人自认为是“二等公民”,同时深深怀念东德。身为“东德人”,默克尔总理坦承:“统一尚未完成”。

乌克兰的分裂,远比德国来得更为现实和残酷。这些现实存在于西部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居民以信奉天主教的乌克兰族为主,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渴望搭上欧盟这趟摇摇晃晃的“幸福快车”;东部地区以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煤炭工业和重工业为主,居民以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族为主,社会经济发展倚重于“肌肉发达”的俄罗斯。说得更为残酷,那就是乌克兰族自觉受困于倚靠俄罗斯而得势的俄罗斯族,激起其关于列宁“背信弃义”,致使乌克兰丧失主权独立的国家历史记忆;那就是乌克兰族受困于经济,激起其关于斯大林铁腕治国,致使粮仓乌克兰遭遇大饥荒,饿殍盈野的民族灾难印象。

更不用说,作为主体民族的乌克兰族,他们必须长期忍受异族语音俄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国家独立沦丧360年来的沉重历史、宗教和文化负担,国家独立获得以来二十多年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鸿沟,终于一朝爆发,不可收拾,无可挽回。至于所谓的旨在隔离俄罗斯影响的“边境墙”计划,真的能发挥预期的作用吗?纵使这项耗资巨大的计划能够如期完工,它能比法国的马奇诺防线更坚固吗?它能比以色列巴列夫防线更坚固吗?

乌克兰的分裂,从克里米亚半岛开始。历史上,克里米亚半岛曾几易其手,然而从叶卡捷琳娜二世到今日的“普京大帝”, 数百年间,俄国决策者从未失去占据克里米亚的兴趣。1867年,为保住克里米亚半岛,沙俄甚至贱卖了阿拉斯加。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克里米亚无可取代的地缘战略地位,注定了其多舛的命运。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位于克里米亚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尔,这也是俄罗斯可用的唯一不冻港。自沙俄以来,俄罗斯民族为争夺出海口,先后付出了上百万人的牺牲。除了军事上的重要价值,无论是商贸往来,还是石油出口,克里米亚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这在沙俄和苏俄时期早已得到证实,如今的俄罗斯则正在亲历。

3月16日,克里米亚举行全民公投,绝大多数选民赞成加入俄罗斯。两天之后,俄罗斯与克里米亚签署克里米亚入俄条约;再两天之后,普京政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批准了该条约。乌克兰方面自然是表示永远不会承认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甚至声称不惜“全面战争”。独立不久即放弃了核武器,如今连国防军都难以维持的乌克兰,能吓倒俄罗斯吗?何况,拿走克里米亚,等于是试图给俄罗斯这头西伯利亚虎虎口拔牙。更何况,对于普京来说,他只是拿回了半个世纪前赫鲁晓夫送出的“礼物”;对于俄罗斯来说,克里米亚“一直是,也将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乌克兰的分裂,已是事实,已成必然。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