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不能忘却的纪念(7)

国家公祭日,不能忘却的纪念(7)

【启示与思考】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人民没有忘记,国家没有忘记。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举行隆重的首个公祭日仪式,其意义重大而深远。既深切缅怀遇难同胞,又警示国人居安思危;既提醒日本勿忘历史,又呼唤世人珍视和平。同时也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为了不能忘却的历史,我们要永远保持清醒。为了13亿中华儿女的生活,我们必须牢记历史。“让我们将历史的记忆永久保存,铭记先辈经受的苦难与付出的牺牲,以发展自强护佑每一个中国人幸福且有尊严的生活,以励精图治使中华民族更加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向遇难同胞献上最深切的哀思和最庄重的祭奠。”

自强是最好的祭礼。近百年来,中国革命先烈用青春、热血和生命开辟了独立自强的新纪元,同时也用沉重的代价揭示出独立自强的时代真理。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故唯有自强,国家、民族、人民才有希望。自强需要解开科创、文教的密码。既要激活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破除制约创新的束缚,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促进科技创新的新发展,同时又要依托文化教育这个“百年大计”,创新拓展培育人才的各方渠道,为科教兴国战略储备更多更优质的人才资源。

自强需要不断补充“精神钙质”。自强不是为了找历史寻仇,而是以自强之力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意即在精神上打败对手、超越对手,须培养民族自信,到历史传统文化宝库中寻找通往真理与文明的钥匙,在继承优良传统虚中树立文化自信、历史自信、民族自信;更要虚心向对手学习,须摒弃对历史对手的无休谩骂、无谓嘲讽、无由幻想,在学习和较量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寻找治愈国民“劣根性”的精神处方,不断补充民族自强所需的“精神钙质”。惟其古今结合、洋为中用、兼容并蓄,壮实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肌体和灵魂,才能通往“和平崛起”之路。

人民日报称,伟大的国家不会丢弃过去的历史,挺立的民族不会忘记自己的英雄。国家公祭,只为不能忘却的纪念。纪念英烈的最好办法,不仅仅在于生者对先烈的缅怀纪念,更在于今人对先驱以务实笃行去继承其所未完的遗志,以担道自强、忘我奉献之革命精神、英雄气概,去奠基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让纪念碑矗立在每个人的心里,让“中国梦”铭记在每个人的心上。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