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经济学”理论框架已然成形(3)

“新常态经济学”理论框架已然成形(3)

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与稳增长并重

第三个亮点,是把稳增长与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同时列为2015年的第一和第二项任务。培育新的增长点,包括推动新的产业形成,从来都被划入长期战略之中。本次会议把培育新的增长点与稳增长这样的短期任务,同时放进2015年的工作任务之列,传递了非常重要的信息:第一,培育新的增长点,新产业结构的形成不再是被“搁置以后再做的长期任务”,而是明年就要做的当期任务;第二,新的增长点可能成为稳增长的一个部分。

会议确实充分注意到新常态经济转变阶段的困难和挑战对经济下行产生的压力。虽然笔者不同意所谓换挡期是导致经济下行的说法,因为经济增速放缓是规律性的变化,不是主动人为。但是笔者同意转型过程中,旧的结构在调整,新的结构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这一“青黄不接”之间,对不合理的结构的投资下降,对新的合理的结构的投资还未形成规模,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一些短期下行的压力。因此,会议做了一些稳增长的安排。除了传统的财政、货币政策,最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提出,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

会议对近三年进入新常态经济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形势,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改变,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变化,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趋势性的分析,显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因此会议强调“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这里的“逻辑”是,首先明确稳增长不能要调结构让步。更重要的是稳增长要靠新的增长点,靠新的合理的结构形成来“稳”,仅靠政府行为和传统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一时之“稳”,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才是新常态经济的“常态”之稳。只要经济和产业结构积极主动向适应新常态的方向逐渐调整,新常态经济就会产生大量新的增长点且潜力巨大,使新常态经济不仅能够呈现稳定增长,而且将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难得的新的战略机遇期。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