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而言之,高铁动卧票价之所以“飞”上天,原因之一是越过了《价格法》。那么,“高铁动卧票价在国家运价政策范围内”的说法未必能站住脚———即使定价真有政策依据,但《价格法》是上位法,政策也要服从国家法律。当有关方面抛开法律给高铁动卧制定票价时,自然想“飞”多高就“飞”多高。
原因之二是,恐怕也没有充分的市场依据。虽然说高铁动卧可以躺着,但票价要比机票价格贵很多,而乘坐高铁的时间又比乘坐飞机的时间还长,试问,乘客凭什么会购买“天价票”?难道仅仅是因为乘坐高铁动卧休息得更好?在笔者看来,与其在高铁上睡觉,不如乘坐飞机早点回家睡觉。
当然,在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人选择高铁动卧,愿意承受“天价票”。但公众还想追问另外一个问题,即多趟高铁动卧在春运期间运行后,会不会影响高铁的运送能力?毕竟,高铁动卧人均所占的面积应该比二等座人均面积大,在春运期间这会不会影响其他人回家过年?
【启示与思考】
如果你要问商务人士“21世纪什么最贵?”对方的答案可能是时间。这也是为何喷气式飞机中有那么多“空中飞人”的原因。从地图上来看,北上广深汇集着全中国最繁忙的机场,比较恼人地是国内航班晚点总看不到根治的希望,在出行高峰期的春运期间,此类因素将更受到严峻考验。而这,也是高铁能够在2000公里范围内站稳脚跟的原因之一。
公众更关心的是,在中国铁路里程整体还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为高端人群开行高价动卧,是否会挤占普通公众的出行需求?不否认,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之间开行夜间动卧,因为都在新建的高速铁路上运行,按照目前的客运时刻表,确实不会对其他列车造成任何影响。也就是说,理论上确实没有挤占其他列车,完全不影响普速列车的运行。开行高价动卧,自有其道理,当然是可以的。
高铁出行,是中国未来交通方式的“新常态”,毕竟它是对于科技物化的新亮点。学习中央经济会议精神就可以读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而对高铁对于出行方式和国民经济的种种“新常态”,也是如此。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