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后,如何避免冤假错案(2)

四中全会后,如何避免冤假错案(2)

——亟待创设检警关系新模式

检察指导侦查制度的理念改革

检察指导侦查制度的理念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形成“证据本位”的执法理念。在我国刑事诉讼领域,侦查机关固有“由供到证,口供本位”的侦查思维,因而在诉讼实践当中常常出现逼供、诱供等违法取证现象。通过促使侦查人员形成“证据本位”的执法理念,降低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的依赖性,将侦查活动的重心集中在证据上,进而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证据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作用。其次,形成证据客观性与合法性并重的执法理念。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取证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法治原则,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开展取证活动,进而在此基础上避免出现违法取证现象的发生。最后,形成依证据定案的执法理念。侦查机关应当转变“抓人定案”的传统理念,形成依证据定案的执法理念,将“证据本位”理念放在第一要位,进而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自身的证据意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搜集证据。

检察指导侦查制度的实践展开

检察指导侦查制度的实践展开,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侦查人员的业务素质、侦查技术的现代化程度,以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贯彻实施程度。

首先,检察指导侦查制度的实践展开,应当提升整个侦查队伍的实际业务素质。知识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从业者的竞争力与业务能力,这一点在侦查队伍当中也同样得到了体现。形成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成为当下科技强警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

其次,检察指导侦查制度的展开,应当提升侦查队伍的科技办案意识。随着科技办案重要性的凸显,科技办案的普及、培训也更加重要,以有效提升信息采集的正确率与入库率,贯彻与实施信息共享机制,进而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侦查能力与办案能力。

最后,检察指导侦查制度的展开,应当有效贯彻和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新刑诉法中,首次全面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明确规定禁止侦查机关采取刑讯逼供行为,同时也规定了任意自白原则,明确禁止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通过有效贯彻和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促使侦查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展侦查活动,严禁出现刑讯逼供与强迫自证其罪的行为,以有效规范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侦查行为,进而在此基础上不断规范侦查活动,实现尊重与保障人权的法律目标。

检察指导侦查制度的立法完善建议

检察指导侦查模式的有效构建,还必须从立法层面给予制度支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明确检察指导侦查制度的适用范围。虽然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明确规定了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相关事宜,但是在检察指导侦查的适用范围方面却未有细化。因此,应明确检察指导侦查制度的适用范围,如影响重大的案件、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案件、上级交办的重大案件等。

其次,明确检察指导侦查制度的具体内容。建议我国在检察指导侦查制度的内容方面予以细化,将检察如何指导警察作证、如何会同侦查机关联合办案、如何完善证据体系、如何对侦查提出定性意见与如何对侦查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等内容纳入制度设计当中,并将各项内容予以具体细化,以达到有效预防和及时纠正侦查机关违法侦查行为的目标,进而有效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这一双重目标。

(作者分别为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博士)

【参考文献】

①史耀阁:《检察指导侦查的诉讼价值及运作模式》,《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②廖东隽:《试论新刑诉法实施后的检警关系重构——从“检察引导侦查”到“检察指导侦查”的模式转变》,《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11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