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今年9月的两次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涉及怎样正确认识民主内涵,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怎样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协商民主建设,怎样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否民主和有效,怎样设计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如何正确理解“民主”的内在含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中国,这两种民主形式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习近平同志还指出,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这就告诉我们,中国的民主不止是选举一种形式,还包括协商民主的形式。两者优势互补,就优于一种形式。中国的民主不仅是形式的民主,如选举,还更是实质的民主,如代表民意,参与决策。这就超越了西方的形式民主、选举民主。
如果认真地考察一下的话,西方民主常常有“南辕北辙”的结果,形式民主却实质不民主,民主的目的与民主的结果大为不同。这是因为西方民主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它的逻辑本质上就是资本的逻辑,“一人一票”或许更接近于“一美元一票”,“两党竞争”或“多党竞争”就会变成两大利益集团争斗或几大利益集团争斗,多数民众在政治运作过程中被边缘化,而政治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根本背离了民主要义,加剧了贫富分化和社会群体分化。最近两位经济学家(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的加布里埃尔·楚克曼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伊曼纽尔·赛斯)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如今,处于最顶层0.1%的美国人(净资产超过2000万美元的大约16万户家庭)拥有22%的家庭财富,而处于底层90%的家庭2012年时的平均实际财富并未高于1986年。这是最典型的西方民主的实例,26年来美国多次的各种全国或地方选举反而加剧了美国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还是检验政治民主优劣的标准。美国的民主实践本身就打破了美国民主的神话。
正确理解民主的内涵,前提是充分认识民主模式的多样性,打破对西方的制度迷信。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决定了中国的民主与西方民主有着本质区别。政治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民主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政府持续回应其公民的偏好,而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民众的诉求的确具有较强的回应性。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所信奉的“人民主权”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更是在实质上使人民真正成为主权者,因而真正具有广泛性和人民性,是一种实质性的民主。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民主模式下,中国实现了倾听民声、广集民智,做到了政治稳定、决策有效,确保了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展现出了中国民主的强大生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