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少社出了我一本书,叫《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中少社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现在的青少年像马克思那样,从小就去思考组织屌丝方式、确立为屌丝服务的思想。而用中少社领导的话来说,就是,要给孩子们做件新衣服,先得扣好扣子。当然,他们这也是套用了总书记的话:“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中少社并不是突发奇想,因为他们很严肃地对我说,我们做出版的宗旨,就是为读者、为孩子们服务。所谓服务,就必须按照习主席教导北大师生的那样去做:“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使孩子们能对马克思感兴趣,这就是作于“易”;不是从空头理论讲起,而是从一个个的小故事讲起,这就是作于“细”。我坚信:只要我们把读者捧在心里,读者就能把我们的书捧在手里。而这件“新衣服”一旦被孩子们所欢迎、所接受,那就比发一万篇没人看的理论文章、发一大堆的坐论和空谈,要有力量得多。
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教育面临的挑战——未来需要怎样的人才,在这个问题上,我想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一定要尊重教育规律,不能好大喜功、拔苗助长,迷信什么与国际接轨。实际上,正如马云所批判的那样,我们今天缺乏的,并不是各种高大尚的理念,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教孩子们树立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的基本价值观。为此,我想以一本长幼皆宜,从9岁到99岁的读者都可以阅读,而且是长读长新的著作结束我的发言,这本著作,就是卢梭的《爱弥儿》。卢梭告诉我们,我们的爱弥儿要做的主要有几点:
第一,要掌握一门踏踏实实、安身立命的手艺,即他首先要学会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不是去学作谁也看不懂的诗,学说在中国根本就用不着的语言,去背那些根本就用不着的教条。
只有掌握一门自食其力的手艺,人的一生才不会依附于他人,他方才不会靠仰人鼻息、靠他人的施舍为生,只有这样,他才是“自由”的。
自由并不遥远,自由并不存在于宪法的抽象条文里。自由非常现实,自由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就是他们未来谋生的饭碗。没有饭碗,就没有自由。而为了吃饭,那些不能自食其力,没有正常营生的人,却经常会卖掉自己的自由——这就是卢梭和马克思告诉我们的真理。
第二,我们的爱弥儿随着年龄的长大,要学会去爱一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甚至像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所描写的那样,为爱人之所爱,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世上最崇高的爱情。卢梭把它称作博爱,而毛泽东主席则命之曰:为人民服务。
我想说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未来世界中的领袖,就拼命教给他们赚钱和统治他人的技巧,这绝对有害无益。历史证明,只有那些为大多数服务的傻瓜,才能成为未来世界的领袖,只有那个一辈子俯下身子为亿万中国屌丝当牛做马,耄耋之年还把儿子派到朝鲜战场上的“愚公”,他的像才配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