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族复兴铸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积极推进国有文化企业并购重组,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联动机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一系列改革举措,使文化领域呈现出新的气象。
——为使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系列改革举措,促进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从时间表倒排最急迫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
改革元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既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又稳妥审慎、三思后行,全面深化改革的336项举措逐项推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推进公车改革、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改革方案真刀真枪推进了,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重大改革举措推出了,一场深刻变革正在中华大地孕育迸发。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014年深秋,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北京。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鲜明标签写进了历史坐标中,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制度保障。
从“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到“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从“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到“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180多项重大举措向世人展示了党中央认认真真讲法治、扎扎实实抓法治的决心和魄力。
刘汉刘维特大涉黑案法槌落定,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商业贿赂案开出巨额罚单,上海、广东等六省市司法体制改革先行试点渐次推开,首次修改行政诉讼法、进一步拓宽“民告官”法律渠道……回首2014年,法治的足音铿锵有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