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斗酒”的病态网络狂欢需被叫停(3)

“网络斗酒”的病态网络狂欢需被叫停(3)

网络斗酒持续发酵 不良酒文化正演变成网络狂欢

在接力挑战的形式上,“网络斗酒”似乎有点“冰桶挑战”的影子,但二者的精神内核却天差地别——“冰桶挑战”是救人的慈善活动,“网络斗酒”却只是伤身的鲁莽比拼。因此,我们为传递正能量的“冰桶挑战”点赞,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宣扬不良酒文化的“网络斗酒”。

“网络斗酒”与中国传统的酒桌文化一脉相承。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在各类饭局中,劝酒现象十分普遍。很多时候,劝酒的人巴不得对方多喝、自己好看对方笑话,被劝的碍于面子、宁可伤身也只得硬着头皮喝。同样地,“网络斗酒”之所以演变为网络狂欢,既源于好面子挑战者的自我炒作,也离不开看热闹围观者的推波助澜。

可以说,在“网络斗酒”中,呈现出纷繁复杂的众生相。有的人出于面子考虑,希望证明自身实力、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如为炫耀酒量加入接力的“四斤哥”;有的人抱着看客心态,怂恿教唆身边人参加挑战,如“五斤哥”便是在身边人五千元现金激将下奋不顾身参与其中的。

对于“网络斗酒”中的挑战者来说,玩命喝酒,既是对身体的自我戕害,也是对资源的浪费挥霍。如果把面子看得比身体还重,那可就中了“面子文化”的毒,既伤了里子,也不可能真正获得面子。对于“网络斗酒”中的看客而言,看热闹不嫌事大,一味劝酒,只会损人不利己。一方面,这暴露出看客自身道德素质的不彰,另一方面,一旦喝酒者出现意外状况,劝酒者还要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网络斗酒还是早点散了吧

酒量大小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的遗传基因,很难通过后天锻炼出来“海量”。千杯不倒的海量高手确实有,但是凤毛麟角,如“网络斗酒”中涌现的各地高手,可遇而不可求。绝大部分人的酒量极为有限,无法参与斗酒竞赛,却可能会被斗酒的气氛所激发,做出一些冒险的模仿行为。

近年来,受到反腐败的影响,公款喝酒的势头被遏制,白酒市场衰退,告别了“黄金十年”的超常规发展,步入市场低迷调整阶段,销售状况非常不理想。“网络斗酒”频频出现相关品牌白酒特写及介绍,品种也从低度酒转为高度酒,颇有替白酒品牌打广告的意思。难道是白酒企业在做幕后推手,趁着年底旺季来临之际,试图通过此种低劣的营销手段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刺激白酒消费?

不管是民间自发形成的“网络斗酒”,还是白酒企业搞的病毒式营销,此种行为都不可取,不仅不值得赞赏和模仿,甚至要予以严厉批评。过度饮酒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各地时有暴饮致死的案例发生,长期过度饮酒也会诱发各种疾病,需要提醒公众:珍惜身体健康,不可拿生命去儿戏。

因此,对于“网络斗酒”这件事,公众就别再围观了,更不可起哄架秧子,怂恿他人去“挑战”生命极限。至于好酒之人,也应理性看待“网络斗酒”,认清自己的实力,不可为了虚荣心去模仿,以免造成健康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网络斗酒”有害无益,还是早点散了吧!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