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猪入市要多管齐下
这里需要质疑的是,为何当地政府的“鼻子失灵”,需要媒体一再曝光就采取行动,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下决心追责问责、整顿市场。
换句话说,假如媒体不曝光,大家都可能相安无事,不要承担任何风险与责任。这说明曝光不曝光,问题总是先存在,为何不见政府行动呢?
宜春被曝病死猪流入市场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派出三个督查组,分赴高安、丰城、上高进行督促指导,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此外,农业部也高度重视,立即派出督导组与江西省农业厅等相关部门开展现场调查,迅速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这说明当地政府所作所为,上级部门也不太放心,这如何提高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这种督导就是管理落后、执行不到位的生动表现。如果一个问题总是督导来督导去,这其实就在浪费行政资源,是没有半点行政效率的体现。
据这个事件而言,问题的核心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市场失控,那些经营者胆大妄为,越发离谱,已经是公开透明化操作;二是政府监管部门严重失职;三是政府的食品安全信息失灵,缺乏积极有效的监管手段。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不光是像宜春官方回应所称,要求全市各地举一反三,依法履行属地管理职责,认真落实病死猪监管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各乡镇负责人为第一监管责任人,对监管不力和贩卖病死猪的违法行为从重、从快、从严打击;而且要深入实地,看到这个问题的根源所在,把制度落实到人,对事关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都不放过,要一查到底,防止失控。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政府还要努力完善种养殖业的保险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大大降低种养殖业市场风险。
病死猪产业链上每个端口都有毒
在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当下,贩卖病死猪都有些不算“特大新闻”了。百度输入“贩卖病死猪”的关键词即可发现,全国很多地方都发生过贩卖病死猪的事件。但不得不说,此次被曝光的江西高安贩卖病死猪尤为恶劣。一方面,当地贩卖病死猪现象存在多年。据报道,有些猪贩子专门收购病死猪在江西高安已长达十多年,这已经成了他们专门的职业。另一方面,一些地方贩卖病死猪,是因为没有病死猪补贴机制,养殖户利益容易受损,而在江西高安,每头病死猪都已由保险公司理赔1000元,养殖户并不会因为病死猪而利益受损,结果这些病死猪还是泛滥于多个省市,威胁到人们的餐桌安全。
在江西高安这个全国畜牧业百强县市,收购病死猪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因为养殖数量大,养殖户都上了保险。猪贩子和保险勘察员相互勾结,获取病死猪的第一手信息。然后猪贩子又将病死猪贩卖到屠宰场。屠宰场的老板又和当地监管部门勾结,上面有什么行动,他们都会提前得到通知。监管者抓不到他们屠宰病死猪的现场,屠宰场又可以蒙混过关。在这条产业链上,利益维护了产业链的稳固性。这个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端口,都有着自己的“内线”或者“保护伞”,他们信息共享,利益均沾,就这样把一头头病死猪送上了别人家的餐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