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建立为开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我们应当借助这,一平台积极进行学科体系、课程教材以及研究队伍等方面的建设。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端正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断改进研究方法。
首先,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当中的一个二级学科,与其他二级学科以及其他相邻学科的研究对象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我们不能把国外马克思主义孤立起来进行研究,而应当把它放到马克思主义整体当中去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研究以及与其他相邻学科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这既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本身的需要。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它们理论的分析评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需要借鉴吸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果。如果我们就国外马克思主义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那就既不可能对它们作出公允、客观、科学的评价,也难以通过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的理解。
其次,既要克服“唯我独尊”、“唯我独马”的贵族习气,又要摒弃毫无批判态度。这两种倾向住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是同时存在的。在一些人的思维定势中,往往把自己看作是真理的化身,从认定的概念出发,对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流派、思潮,特别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律采取排斥和否定的态度,先入为主地给它们戴上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帽子,完全忽视它们理论创造的具体历史背景、时代主题和文化传统。另一种相反的倾向足,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持一种无批削的态度,甚至简单地把它们移植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来,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混乱。这陌种倾向都应予以摒弃。真正可取的态度是,要力求了解国外马觅思主义产生的历史环境、文化传统以及关注的主题,了解它们理论的米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加以细致地分析和别,既吸收它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成果,又澄清它们附加或强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再次,要积极开展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对话与交流。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有很大的差别,这不仅表现在研究主题不同,而且也表现在话语卜的差异。加强对话与交流,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与理解,消除因为这些差异而导致的误解。特别是我们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只是对既往的流派、理论的研究,而且更要关注跟踪当下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尤其是在全球化这一共同的背景下,通过对话了解国外马克思主义关于全球化的种种不同观点,同时发表我们自己的见解,这既有利于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有助于扩大我们对国际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加强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交流的同时,更需要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学术会议,多邀请国外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来参会和讲学,多派人出国留学和参加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学术会议等,这都是值得提倡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