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区的金融改革(2)

深水区的金融改革(2)

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尽快制定改变我国金融体系期限错配和权益错配的方略,一是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做市商、定向发行、并购重组等制度安排;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健康发展;支持创新型、成长型企业通过公募和私募的方式进行股权融资;建立健全不同层次市场间的差别制度安排和统一的登记结算平台。二是给区域性资本市场“正名”,允许市场存在区域差别,建立不同层级、服务不同区域、服务“草根企业”的资本市场。三是进一步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根除我国股票主板市场的痼疾。四是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有两项——允许发行市政债券,大力推行资产证券化。五是发展类似国家开发银行这样的长期信用机构,从机构层面全面增加长期资本和股权资本供给。建立透明规范的服务城市化建设的投融资机制;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沿边地区,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等等。

发展普惠金融

一是打破长期以来实行的禁止非金融机构之间发生信用关系的桎梏,放开民间信用,普惠金融才会获得茁壮成长的沃土。二是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实践告诉我们,普惠金融之所以难以发展,客观上存在着成本高和结构化信息不易获取等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现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恰恰提供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渠道和手段。通过改变交易的基础设施,互联网使得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低成本地进行交易;同时,互联网金融还突出了个体特有的需求,有效实现了所谓“私人定制化”;另外,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现代手段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金融业获取大众有效信息的渠道。

市场化的风险处置机制

建立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和处置机制,涉及方方面面。一是完善商业性保险制度。近年来,保险业在中国发展很快,但是,很多保险机构不安心于从事保险的本业,忽略了提供经济补偿的基本功能,而是热衷于从事金融活动,热衷于去进行投资,有时还热衷于从事所谓“社会公益”活动。我们看到,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中若干国际一流保险机构涉险,主要缘于其对本业的忽视和对金融衍生品的迷恋。《决定》要求保险强化经济补偿功能,其意图就是促使保险业回归正途。二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加快建设功能完善、权责统一、运作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形成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是关乎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这种存款保险机制,要与现有金融稳定机制有效衔接,应能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三是明确金融机构经营失败时的退出规则,包括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加强市场约束,防范道德风险,从根本上防止金融体系风险积累;明确地方政府对地方性金融机构和地方性金融市场的监管职责以及在地方金融风险处置中的责任;在处理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切实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有效防止银行挤兑。

加强金融监管

加强金融监管的措施,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按照功能监管的要求,重整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其次,需要提高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各业的监管标准和监管质量。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健全逆周期资本要求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适时引进国际银行业流动性和杠杆率监管新规,提高银行业稳健性标准;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和特点,细化金融机构分类标准,统一监管政策,减少监管套利,弥补监管真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明确对交叉性金融业务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职责和规则,增强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再次,要加强监管协调,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功能,不断提升监管协调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形成监管合力。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就是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领域已经在产品层面上大规模混业经营了。在微观层面混业经营已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宏观层面仍然坚持分业监管,势必导致监管部门难以把握信用总量的规模、结构和动态变化,从而弱化监管效率。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