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五篇大文章” 探索金融强国路

做好“五篇大文章” 探索金融强国路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4)03-0032-04

2023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金融工作,分析了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鲜明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强调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勾勒出我国建设金融强国目标的路线图,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科技金融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金融旨在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以及搭建服务平台等方式,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为处于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金融政策如何切实解决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难点、堵点问题,如何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成为当前开展金融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实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引导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发挥特色优势,切实开展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对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力度。

优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设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综合性服务平台。打造综合性、一站式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信息实时发布和融资实时对接的畅通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在科技聚集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产业园区设立专门的分支机构,并赋予其授信审批和产品创新权限。根据各地区、各企业和各项目发展实际,提供精准化金融服务,切实满足科技创新企业的资金需求。

拓宽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向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并重点投向初创、小微、成长型科技创新企业以及关系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加大科创类债券等金融产品的覆盖面,筛选、培育符合发债条件的科技创新小微企业,拓宽为其提供融资的渠道。

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建立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科技创新企业统筹协调、凝聚合力的工作机制。加强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激励,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将金融机构完成科技创新信贷、担保、保险等主要指标情况,纳入相关考核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业务开办和准入的重要参考。

绿色金融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实现“双碳”目标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围绕“双碳”这一重大战略目标,构建完善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绿色化转型,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释放经济增长动能。

持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要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优化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助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绿色发展的政策窗口期,引导金融机构立足“双碳”目标,积极参与“双碳”进程。鼓励金融机构夯实绿色金融服务基础、完善碳抵(质)押融资服务体系,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融资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在准确把握各地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绿色金融业务规划,重点聚焦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工业降碳转型和能效提升等低碳领域。

引导金融机构根据绿色发展需要,全面优化信贷结构。金融机构要对具有潜在重大环境风险的客户实行动态评估,逐步压减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信贷占比。通过对更高标准、更高效率产能的支持,帮助企业实现对传统落后产能的减量替代,逐步实现能源结构转型。

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机构要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上下大功夫,在调动家庭和个人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下大力气。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其在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方面的优势,尝试开展个人碳账户实践探索。基于绿色行为数据,将个人碳账户积分与金融产品进行对接,鼓励公众培养绿色生活理念、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充分发挥数字科技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综合利用数字科技手段,打造数字化绿色金融平台。通过对绿色金融领域的市场分析,提升场景建设、营销获客、需求匹配水平,强化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将数字科技全面导入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运营管理、风险管理等领域,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助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作用。

普惠金融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金融行业是解决城乡均衡发展问题的重要力量,在解决城乡金融资源不均衡、乡村资金供给不足、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供需不匹配等关键堵点问题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利用金融手段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优化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增加农村金融供给。鼓励金融机构持续下沉金融服务,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持续以金融手段支持乡村振兴。引导村镇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全面提高“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同时,探索利用数字科技手段,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不同“三农”主体的资金需求。以“三农”实际资金需求为导向,创新金融产品,提高信贷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益。拓宽涉农领域直接融资渠道,降低“三农”融资成本,更好满足涉农领域多样化的资金需求,让金融发展红利真正普惠“三农”领域。

综合运用数字科技提供金融支持,化解“三农”融资难题。引导金融机构整合资源,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促进服务场景线上线下融合。通过场景化建设、拓展渠道平台等方式建设“三农”金融服务生态圈,全面提供各类基础金融服务。利用数字科技手段打通金融服务“三农”的堵点,助力化解“三农”融资难题。

继续引导农村商业银行根植“三农”,回归本源。支持农村商业银行优化股权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鼓励农村商业银行为本地农户和特色产业提供贯穿全产业链条的数字化、一站式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驱动力。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支持城乡均衡发展的效率。加大对农村金融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适度竞争、有序创新、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推进银行结算账户、支付工具、支付清算设施在农村的普及,提升农村基本金融服务水平。

养老金融支持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更好发展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8.7%。一方面,老年客户群体是金融行业的重要服务对象。另一方面,老年客户群体养老金融需求日益旺盛,并掌握着较为可观的资金资源。此外,老年客户群体还可以作为金融机构与青年客户群体连接的重要桥梁。因此,在把握老龄化趋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养老金融,对于金融机构尤为重要。

为老年客户群体开发基础性金融工具。数字化平台和智能投资工具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管理养老金资产,同时降低费用和风险。由于老年人对新技术、新产品接受速度慢,一旦消费、支付等行为形成习惯,客户黏性就会很强。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老年客户群体实际需要,开发易用的、安全的金融产品和基础性金融工具,为老年客户群体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为老年客户群体打造特色专属权益。金融机构要深入调研,立足老年人真实需求提供适老服务。一方面,保留并改进传统金融服务,对互联网应用进行适老化改造,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适合老年人需要的适老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不断优化面向老年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深耕老年人服务领域,努力将养老概念嵌入金融产品设计之中,构建“银发+金融”生态场景新模式。利用数字科技分析老年人高频接触的金融场景,在理财、保险、健康、医疗、养老等方面,推出符合老年人特点的特色金融服务。

探索构建面向老年客户群体的金融生态。通过加强“银政合作”“银社合作”“银企合作”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将金融服务与老年人日常生活紧密融合。全力构建涵盖养老金融、服务金融、产业金融的综合化服务体系,为银发经济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数字金融赋能美好生活

随着科技与金融行业融合程度日益深化,引导金融机构将数字科技导入业务流程,突破时空限制,提供全天候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让更多人享受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的红利。

借力数字科技,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金融服务体验。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渠道提供金融服务,节省了用于网点建设、运营维护、人员薪酬等方面的支出。将这些资金用于研发新兴科技、加强数据分析能力与风控能力等领域,能够充分发挥数字科技提高服务能力的优势。引导金融机构深入推进“互联网+”布局,推出多样化的线上金融服务,提供更符合金融消费者需求的金融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体验。

借力数字科技,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范围,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通过运用数字科技,不同金融机构可以实现分层次、错位发展,将享受不到金融服务的群体纳入正规金融服务体系。利用普惠型贷款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同时利用数字科技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包括融资服务、收支流水大数据分析、信用服务等功能在内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满足资金需求的同时,帮助“征信白户”建立数字信用记录和档案,并培育其金融和商业信用意识,从而为其更好地利用金融服务提供支撑。

借力数字科技,依托场景化优势切实帮助客户解决流动资金紧张的困难。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媒体软件等渠道将小微企业与金融资源相连接,向小微企业提供赊购赊销、短期融资等账期金融服务,解决其在上下游供应链中的应收应付账期不匹配、资金紧张等问题。同时,依托数字科技推出个性化、定制化特色贷款产品和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贯穿“产、融、销”全链条的数字化、一站式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赵大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罗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