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从这一逻辑出发,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推动提质增效升级,加快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水平攀升。
■ 对于中国经济来讲,进入新常态决不仅仅意味着从“高速挡”切换到“中高速挡”的简单含义,而是有着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创新驱动三位一体的丰富内涵,其核心任务是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升级。
■ 提升人均量不光是增加人均GDP,还包括人均财政、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水平、人均公共服务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缩小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 新常态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湖南经济要赢得新的战略机遇,就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按照“三量齐升”的总要求,切实把立足点转移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
■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委和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方式、方法要随之转变,才能跟上发展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从这一逻辑出发,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推动提质增效升级,加快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水平攀升。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核心任务是提质增效升级
对于中国经济来讲,进入新常态决不仅仅意味着从“高速挡”切换到“中高速挡”的简单含义,而是有着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创新驱动三位一体的丰富内涵,其核心任务是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升级。
新常态下发展方式和结构变化决定要以提质增效升级为核心任务。我国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可以说是以投资和资本扩张为主导、低要素成本驱动、生态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的粗放型增长。当前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质就是要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这一发展阶段的特点,是我国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当前,只有通过经济整体提质增效升级,促使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转化,才能尽快从新常态“调整期”过渡到新常态“稳定期”,使中国经济落在一个持续稳定的中高速增长平台上。
新常态下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变化决定要以提质增效升级为核心任务。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在新常态下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与条件发生了变化。在人口红利、土地红利、资源红利等因素持续衰减的背景下,新常态下的战略机遇蕴含在一系列发展的新趋势中,包括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创新投融资方式获得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挥支撑作用,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驱动增长,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等等。这些新的战略机遇蕴含的特质与要求,决定了只有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才能形成新优势。
新常态下国际市场竞争形式和特点变化决定要以提质增效升级为核心任务。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呈现出许多新的形式和特点。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持续发展,页岩气革命、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等高新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开始显现。我们不仅面临着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未来战略制高点的抢占,而且在中低端领域也面临着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追赶,我国的低生产成本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另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对碳排放约束日益趋紧,一些国家进口产品标准更加苛刻,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愈演愈烈。在国际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情况下,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有主动地位,必须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