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赫迈德·巴什·索科罗维奇大桥位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维舍格勒附近的德里那河上,2007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迈赫迈德·巴什·索科罗维奇的古桥横跨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东部的德里那河(Drina River)上,建于16世纪末,由宫廷建筑师思南(Sinan)在土耳其帝国的首相迈赫迈德·巴什·索科罗维奇(Mehmed Paša Sokolović)的命令下所建造。这是土耳其帝国纪念性建筑和土木工程的巅峰之作。大桥共有11个石拱,每个石拱跨度11至15米,右侧的入口斜坡有四个拱门,位于德里那河左岸,桥身长179.50米。它是土耳其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之一米玛尔·科卡·思南(Mimar Koca Sinan)的代表性杰作。这处遗产比例结构优美,气势宏伟壮观,见证了此类建筑风格的独特魅力。
迈赫迈德·巴什·索科罗维奇的古桥横跨于德里那河上
迈赫迈德·巴什·索科罗维奇大桥的来历
迈赫迈德·巴什·索科罗维奇的古桥位于波黑城市维舍格勒附近的德里那河上。德里纳河是巴尔干半岛萨瓦河右岸最长支流。由源自迪纳拉山区的利姆河和塔拉河汇合而成,构成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与塞尔维亚的界河,向北注入萨瓦河,全长346千米。流域平均海拔900多米,流量和比降大,水力蕴藏量甚为丰富。已建有兹沃尔尼克、巴伊纳巴什塔等水电站。
迈赫迈德·巴什·索科罗维奇的古桥始建于1566年,建成于1571年。当时的波黑正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而该桥则是连接位于目前萨拉热窝的奥斯曼帝国分部和土耳其帝国在巴尔干地区控制的其他城市的交通要道。前南斯拉夫最著名的作家依沃·安德里奇曾在1945年写作出版了名为《德里那河上的桥》的小说,该小说也为安德里奇在196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基础。
迈赫迈德·巴什·索科罗维奇的古桥始建于1566年
在小说中,安德里奇描写了此座古桥建造的历史。在15世纪末期,当时波黑境内的一个小男孩,被奥斯曼帝国“选中”,由信奉天主教改为信奉伊斯兰教,在他的母亲陪伴下前往现今位于萨拉热窝的奥斯曼帝国城邦服兵役,途经德里那河边,小男孩和其他“被选中”的同伴乘坐小船渡过德里那河继续前进。几十年后,当这个小男孩已经当上了苏丹手下的大将军,并且统治他当年服役的地区。这位将军便下令在德里那河上建造一座大桥。这个小男孩就叫迈赫迈德·巴什·索科罗维奇,德里那河上的这座古桥也因他得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