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学雷锋的谣言可以停止了(3)

“西点”学雷锋的谣言可以停止了(3)

还有多少西点军校学雷锋的谬误在流传?

关于“西点军校学雷锋”的质疑由来已久,早在1997年《读书》杂志就有一篇辟谣文章,此后国内也不断有媒体派出记者去西点军校实地探查过,均没有发现跟雷锋有关的塑像。谬误流传至今,“始作俑者”终于站出来承认了错误,并向读者道歉,这件事情也总算可以尘埃落定了。

虽然这声道歉晚了18年(李1997年得知真相),但毕竟还是来了,我们还是看到了老媒体人李竹润老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况且,李老师“制造”出这一消息的时候是在上世纪80年代,对西方“愚人节”的习俗还不了解,并不清楚“西点军校学雷锋”是美国人的笑谈。而李老师在知道“上当”之后,也在多所高校上课时都反复“用这个例子现身说法”,劝诫学生“不要轻易上当,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耐人寻味的是,生活中“西点军校学雷锋”这样的谬误并不少见,最明显的例子是我们历史课本里的“张衡地动仪”,这个曾给我们中国人带来无限自豪感的地动仪实际上是60年前考古学家王振铎复原的,而且这个地动仪的原理已被质疑。再比如说,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四年级第七册的《语文》中,还有一篇名为《长城砖》的课文,文章称,在太空肉眼可以看到长城。可2003年底,有人问杨利伟:你在太空看到万里长城了吗?杨利伟回答:没有。

我们的生活中之所以出现诸多的谬误,窃以为,除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制造谣言外,还有三个原因:一是源于信息不对称,交流不畅,因此,才会在中国与外国、现在与历史之间产生误差。二是,源于有些人畸形的民族自豪感。像“美国人学雷锋”这类传说,曾激励了不少中国人,看到这样的报道,人们难免民族自豪感爆棚,可说到底,这还是文化不自信的一种表现,缺乏大国心态。三是,很多人放弃了质疑、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让自己的头脑沦为了教科书、假新闻的跑马场。

如今,针对自己三十年前犯下的错误,李老师已经道歉了,那么,其他制造谬误的张老师、刘老师们何时道歉呢?值得追问。当然,即使“始作俑者”不道歉,在大数据时代,相信那些谬误也无法再流传下去。同时,在接近真相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自我放逐听凭谬误“洗脑”,而需要一点点质疑的精神、独立思考的精神。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