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北京一年的“辛苦”
2011年5月底,中国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孟凡治作为会议筹备人员有幸参与了大会全程,一待就是一年。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儿时憧憬的首都北京。
这一年,是辛苦的,他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文稿起草的“绞尽脑汁”。每一句话,每一个说法,既要有根据、有来源,又不能随便“借用”别人的说法。重要文稿的“头脑风暴”碰头会上,不论职务高低,每一个人都得提出想法见解,并落实在文字上。严格的训练,让他逐渐学会站在更高层次上自觉思考问题,学会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的问题意识。
有辛苦就有收获。一年来,他参与起草了《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国科协八大上的祝辞》(代拟稿)等重要文稿,编辑完成30多篇上报中央书记处和有关部委的《科技工作者建议》和调研报告,并得到中国科协领导同志的肯定。
科协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
“科协是干什么的?”这是孟凡治最难回答的问题。
一开始,按照科协章程的解说,他告诉别人省科协属于省直机关,是省委领导的人民团体,等等。“现在我非常感谢当初把《陕西省志·科技志》(科协篇)撰写工作硬‘派’给我的人”,他的言语中满含真诚,“在接到这个工作后,我翻阅了省科协的许多文献,而且查阅过延安时期的有关史料,了解到科协的‘前世今生’。”
“科协工作根本上就是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这就是科协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最好体现。”孟凡治坚定的语气和执着的表情中,渗透着他对科协工作的了解和热爱,一段段故事一件件史料,让他对科协工作更是充满了期待。
可见,每一位党员干部,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研究自己的工作,才能在本职岗位上提升业务素质,升华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做到“举重若轻”心自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