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成为历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成为历史

精彩观点:

■ 面对这些历史虚无主义的胡编乱造,我们的一些主管部门竟然保持沉默,任其泛滥,还为一些乌七八糟、污染人们灵魂的东西开绿灯“掌控舞台”、“占领阵地”,久而久之哪里还有什么正能量可言!

■ 历史的反面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党和军队吃透了教条八股的苦头儿,一些“喝完洋墨水”后回国的干部不懂中国实际,只知道扣死书本概念来裁判指导工作、指挥打仗,既令人啼笑皆非又使队伍损失惨重。   

■ 今天我党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关键是要有一大批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把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落实下去。   

■ 最祸根的东西是什么?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标榜是为人民服务,实际是为自己服务。倘若我们党不对这些腐败分子严加惩处而任其泛滥,任其玷污党损害党的光辉形象,则后患无穷,搞得不好,到手的江山会得而复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 没有优势何谈“独立”,不是“特色”怎么“自主”?全部问题归结一句话:不能“言必称希腊”,变成包括西方道德价值在内的“应声虫”。 

■ 我们有的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但其实也没有真正信奉神明,只是作秀或者填补自己的“精神空虚”罢了。

访谈实录:    

“正是这四件法宝互相结合,共同作用,才成就了共产党在严酷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转危为安、转败为胜和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革命历程。”

求是网:在进入延安之前,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世所罕见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面临着国民党百万重兵的围追堵截,而进入陕北之后,共产党也时时处于各种困难之中。但后来的历史证明,这种紧迫的国内局势不仅没有“剿灭”共产党,反而使共产党得到了大发展、大繁荣。您能结合这段历史谈谈,当时我们党是如何实现这种神奇的转换的?

李世明:在进入延安前,中国共产党的确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尽管经过遵义会议,我们党和红军已经化被动为主动,高举北上抗日的大旗,但在国民党百万重兵的围追堵截下,究竟往哪里走、到哪里去落脚,应该说一直是悬而未决的。突然转机来了:阅读国民党旧报纸时,党中央意外发现了有关陕北红军的报道,因此果断决定中央红军向陕北进军。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摆脱了长期以来的教条主义羁绊,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和一系列党的优良作风。我认为,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依靠四件法宝实现这种神奇转换的。

首先是坚定的政治方向。无论什么时候,有了坚定的政治方向,其他一切事业才有了指路的明灯。党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这一目标的实现是漫长的,需要依靠每一阶段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延安时期,坚定不移地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崭新的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民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是当时唯一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了这一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才有了突出重围的底气,也才能够在困境中仍然坚持实实在在为人民谋福利。

第二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政治方向讲的是做什么,实事求是讲的是怎么做。其中,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从思想方法的高度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教训,从思想认识根源上分清了是非,摆脱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束缚,使全党在思想认识水平上大大迈进了一步,真正实现了思想、政治、组织上的实事求是与团结一致。

第三是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一种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为国家和人民的正当利益乐于奉献、夺取胜利的斗争精神。艰苦奋斗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党在延安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搞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绝不是塑造什么国际国内形象,而是不这样做我们就面临困死、饿死和解散的危险。

第四是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这里再强调一下,政治方向是做什么,实事求是是怎么做,艰苦奋斗是做成功的路径,而为人民服务则是为谁做。毛泽东同志强调“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指出我们党是先有了土地改革的胜利,然后才有了解放战争军事战场打败蒋介石的胜利,迎来了新中国。

可以说,正是这四件法宝互相结合,共同作用,才成就了共产党在严酷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转危为安、转败为胜和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革命历程,最终完成了如您所说的神奇的转换。

“我们党是革命党,是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队伍,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它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必须挺身而出。”

求是网:这四点也恰好是当前忧患意识和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点啊!您能分别从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等方面为我们深入解读一下么?最先关注的应是最基本的、最首要的政治方向吧!在内忧外患之中,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确立起自己的政治方向的?又是如何培养党员坚定自身政治方向的?这对于当前处于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中的党员干部来讲,有什么指导性作用?   

李世明: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用当年抗大的事例来说明。毛泽东讲,抗大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都很有名气?就是因为同其他学校相比,它是最革命的,最能为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而斗争的学校。这种最革命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办学方教职员工、教材,二是求学方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比如上海13个青年徒步走了十三个月来到抗大,南洋一些国家的华侨青年总共有六百多人来到陕北求学——没人邀请、组织或是逼迫。所以毛泽东给学员讲课时说:你们跋山涉水不远万里,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来延安奔抗大,这个路你们选对了,抗大没有入学考试,但你们来了,不考实际也考了,你们考试都合格了。西安到延安八百华里,国民党顽固派在路上设了十来道关卡,不让人们来,往回抓。其中铜川、黄帝陵、洛川都是主要卡子。他们把成千上万的青年关进集中营,而唯一的罪名就是他们要去抗日,去延安奔共产党上抗大。邓小平也写文章说,希特勒的徒子徒孙们把成千上万的青年关进了集中营,过着囚犯的生活,而他们唯一的罪名是要去抗大……我们给这些青年补发一个抗大荣誉学员毕业证书也是可以的,尽管没来成抗大,我们也承认他们毕业了!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