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五大转变”  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着力推进“五大转变” 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2014年12月23日在京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为新时期农业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明确了思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三农”问题、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主攻方向,是缩小城乡差距,加长“木桶短板”,让农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集中力量打好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场“硬仗”,要着力推进“五大转变”:

一是着力推进土地经营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土地,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坚强基石,也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所以,自古以来,农民就养成了手中要攒紧土地的“小农意识”。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如今这种思想就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农业用地来看,目前已形成了超小化、分散化的格局,每家每户,各自一块,垒土为埂、挖沟为界,对自然田地进行了人为分割,严重影响了土地的合理利用。从经济效益来看,由于是一家一户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耕种、科学的管理,以及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田地收益十分有限,故出现抛荒弃耕现象。而不少专业大户因为懂技术、有资金,急欲扩大规模、承包更多的土地,这就形成了土地使用权的需求矛盾。在实际工作实践中,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按照中央要求,引导、鼓励、支持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作为党委、政府此时就要因势利导,着力推进土地经营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制定切实有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鼓励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以租赁、承包、合作等形式参与土地流转,以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在这一方面,南华县的龙川、沙桥两镇就率先引进或成立相关农业企业,探索出了成功的路子,从2007年起就开始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农机+科技”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务工+培训”的模式,把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土地经营权集中起来,进行连片开发,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也壮大了企业的发展,实现了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良好局面。

二是着力推进粮食生产由重产量向重质量转变。在农村,土地没能集约经营的农户,目前所种植的农作物,大都存在着粗放型增长,即偏重于追求总量的增加,不注重品种和质量,造成高投入、低效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民对市场行情不够了解,信息比较闭塞,习惯于按传统模式经营,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潮流。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粮食生产由重产量向重质量转变,势在必行。当前,要改变这种状况,着力要保障良种供应和生产指导。监管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督和抽查,严把质量关,确保农民买到放心可靠的种子。农业部门要把农作物新品种、栽培新技术、科技种植等方面信息和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民的粮食生产保驾护航,确保实现“低成本、低投入、高收益”的发展模式。

三是着力推进生产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目前南华的情况来看,农业生产方式大部分还是以人力、畜力和各种手工工具为主,农民生产主要靠经验,基本上还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而现代农业则是用现代物质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设备机械化、耕种精细化、管理科学化、产品市场化。如果说传统农业是为了“养家糊口”,那么现代农业就是让农民“发家致富”。因为现代农业是为市场而生产,其商品附加值相对较高,农民能从中得巨大的实惠。但是,要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这注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促进现代农业转变还有一个漫长过程。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要进一步推广27家农业龙头企业已取得的成功经验,这27家企业,有种洋芋的、种萝卜的、种西瓜的、种香葱的、种太子椒的、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让农民看到聚集发展、抱团发展带来的好处,认识到现代农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慢慢地接受现代农业的全新理念。大力帮扶和支持更多的有识之士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同盟”,以订单农业、优质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切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充分利用农机补贴政策,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带动农机制造业和服务业新发展。

四是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从大众化向品牌化的转变。不可否认,南华农产品加工有自己的品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比如五街的洋芋、萝卜、沙桥的太子椒、香葱、雨露的魔芋、早蚕豆等,市场发展前景都很不错。但是,若跳出南华看南华,或者说从全国范围来看南华,那么我们的这些农产品加工就显得品种单一,可选择性不强,科技含量低,走低价位的路子,附加值不高,给人以“地摊货”的印象。比如五街的洋芋、萝卜、沙桥的太子椒、香葱,在楚雄、甚至云南,还算得上是农产品的品牌,但在全国就没有什么名气。因此,当务之急,我们要把现有的农产品从大众化向品牌化转变,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深加工能力强的加工龙头企业,化资源优势为品牌优势,让我们的农产品走出楚雄,走出云南,走向全国,增加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是着力推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农村结构能不能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能不能转变,说到底,关键还是在人,在农民。近年来,农业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种地不要钱,农资有补贴,强农惠民政策不仅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也确保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但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在当今农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的情况下,一小部分农民的惰性也随之增加,主要表现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因为没有压力,完全是应付耕种,能收多少算多少,没有务农的积极性。这对调结构、促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是最大的障碍。对此,我们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放在突出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对全县18到50岁的农民全面培训一遍,推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既能“走出去”闯世界,更能“留下来”成为农技能手,让新型农民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力军。

值得注意的是,在着力推进“五大转变”的过程中,要全面深化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始终注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尊重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协调和服务上,更多地运用经济的、法律的、科技的手段为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优质服务。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