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被诊怀孕的闹剧打了谁的脸?
儿童怀孕?令人匪夷所思。男童怀孕?更是令人不可思议。但就是宿州市立医院,向患者家属出具了“1岁男童怀孕”的荒唐诊断书。
稍微有些生活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怀孕是指哺乳类雌性(包括人类)在性器官发育成熟之后,通过与雄性交配后,在体内产生一个或多个胎儿或胚胎。然而,作为一家公立医院却给出了“1岁男童宫腔内扫见一活动胎儿”的诊断报告。虽然,最后院方承认是“报告单出错”,但是,面对让人贻笑大方的低级失误,笔者不禁要问:如此粗心医院何以对得起“治病救人”的重托?
众所周知,医院作为治病防治、保障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单位,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良好的技术性。而检查报告是为医生提供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一般应由2名医生签字,一名是检查医生,另一名是审核医生。检查报告两名医生把关,还能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难道是医生当时没仔细看内容就签字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家医院的监管在哪里?“人命关天”,一张错误的诊断报告很可能会导致一起恶性医疗事故的发生,而葬送一个无辜的生命。
其实,失误也罢,监管不到位也罢。苏州市立医院的荒唐诊断,已经向有关部门传递了当下加强医疗卫生事业从业人员工作严谨性的紧迫信号。医疗卫生工作是群众生命健康的“救命稻草”,哪怕这根“稻草”出现一点点的失误,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宿州市立医院“荒唐诊断”事件虽属个案,但其危害性极大,且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在我国进入改革深水区、矛盾突显期的今天,医疗工作者作为卫生系统的“重头戏”,必须保持工作态度的绝对严谨,才能真正做到治病救人,才能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概率,才能避免此类恶性事件再次上演。
幼童“怀孕”,医院不能随意“堕胎”
面对家长、媒体的质疑,宿州市立医院称主要与设备故障和医生脱岗等原因有关,院方已对医院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罚,并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排查,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
市立医院应该说是百姓最为信赖的医院,也是医患纠纷相对少的医院。笔者也很理解医院人员的辛苦,但是医院是个人命关天的地方,是百姓值得将命相托的地方,不能因为疲劳或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而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这种伤害轻了说可能给患者家庭“火上浇油”,往重了说可能带来的是家破人亡。
医者父母心,像安徽宿州这样,彩超检查医生和审核医生双双通过了“1岁男童怀孕”的检查结果,就真的仅仅是设备故障、医生脱岗这么简单的原因所致?那张签有两个名字的彩超结果很有可能是事先就签好放在那,只等放入打印机出结果即可,至于是否存在脱岗一事还值得商榷。
医患关系紧张,很大程度上在于医患之间的不信任,要消磨这种隔阂还有赖于医院和患者之间建立相对信任的空间,无论是在救治还是医药方面。就拿此次幼童被怀孕来说,如果检测结果上面出现的不是怀孕,而是肿瘤或其它的,试想一下,这个真相又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又将给这个孩子和家庭带来多大的伤害?
院方对此事件的结论和措施还是过于草率,没有第三方或上级权威部门的调查很难以服众,即使幼童家属接受致歉,也很有可能是被接受。
这份幼童怀孕的检查结果是如何出炉的,这个过程中医务人员又存在怎样的失职,医务人员脱岗或不对检测相关数据进行核对是普遍现象还是偶发,这种报告被递交到主治医生那儿算不算医疗事故,相关医务人员该受到怎样的追责,对于幼童及家庭的致歉实质性内容又是什么?等等,一系列疑问的权威调查公布,才是对这起幼童被怀孕事件的圆满解答。
所以,1岁幼童“怀孕”,医院不能随意“堕胎”,不能因为急于应对舆论追问就草率结案,而应该抱着实事求是,科学、公正的态度进行调查、处理,清除医院本身存在的病毒,为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开出良方。这既是对患者的负责,对医院声誉的负责,也是缓解当下医患关系紧张的良药,更是重获当地百姓信任的关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