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介绍】
多地婴儿岛不堪重负现关闭潮,有人专门坐火车“扔”婴儿
婴儿安全岛从一度让公众感觉热火朝天,到现在悄无声息、自我噤声,其试点工作看似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婴儿安全岛静默,弃婴失去了一条救助渠道,他们的生命安全保障应该得到更多重视。相关专家表示,目前的情况表明,我国对于残缺婴儿的保障机制建设方面仍有很多缺失,亟待完善。
婴儿安全岛难以承受之重
截至目前,全国共开设了32个婴儿安全岛,接收了千余名弃婴。然而在试点工作开展的一年多时间里,各地的婴儿安全岛都是举步维艰,2014年3月,广州儿童福利院不堪重负,在开放婴儿安全岛50天,接收了262个孩子之后,成为第一个宣布暂停试点的城市。
随后,济南等地也关闭或暂停了婴儿安全岛。与此同时,许多此前表态要在2014年内展开安全岛试点的城市,最终也未能实现承诺。父母隐私保护、弃婴的安全和责任、长期救助需要多部门联动等是这些地区“临阵退缩”的主要原因。
据厦门福利院统计,婴儿安全岛启用以后,婴儿数量以每天1.2倍的速度增长,因为安全岛上的弃婴来源逐渐扩大,在周边省市婴儿安全岛关闭的情况下,弃婴大量向厦门涌入。厦门福利院在相关设施承担重负的情况下,采用一系列措施对进入的弃婴进行筛选。
同时媒体的关注也让各地福利院压力倍增,位于济南儿童福利院的婴儿安全岛的标识也被悄悄拆除,工作人员说不希望成为焦点。部分试点城市的民政部门也表示不希望再被继续关注,因为每次媒体公开报道后,婴儿安全岛的弃婴数量都会增多,考验着原本就不堪重负的承载力。
继续“开岛”困难多
婴儿安全岛的相继关闭,使人们真正意识到社会救助体系的漏洞。“关闭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是在逃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建设更多的安全岛,投入更多资金对这些有问题小孩的家庭予以关注。”网民“The world”表示。
一些城市婴儿岛的关闭,意味着目前还在“咬牙”坚持的婴儿安全岛面临更大的压力,甚至有家长开车、坐火车,不远万里把孩子送过来,希望政府能够给予他们更好的照料。
目前,仍在维持的南京市福利院安全岛,承受能力已经接近极限,面对每天前来的一些父母,他们更多的是通过劝导,让他们考虑不要遗弃孩子。就在2015年的元旦假期,工作人员还劝退了三对希望把智障孩子留在这里的父母。收与不收,已成为摆在福利院面前的一道难题。
收,意味着要对弃婴负责,但福利院的人手、床位、资金都不足,难以提供细致的照料,对其他孩子来说也存在隐患。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院长朱洪说:“正常情况下,这些弃婴刚到福利院,需要隔离观察45天,防止一些传染性疾病在孩子之间传播。”
福利院的隔离室仅有40张床位,许多孩子不得不两个人挤一张床,有些孩子观察期尚未到,但考虑床位不足、害怕被新收弃婴感染,也只能提前将孩子转移出来。
不收,这些婴儿可能面临更悲惨的命运,甚至会让一个家庭陷入贫困和痛苦之中。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的统计表明,目前接收的弃婴中99%是有严重出生缺陷或患有重大疾病的婴儿,从成功劝阻弃婴的多个案例来看,几乎都是来自于南京以外的地区,其中约80%是来自于外省,从衣着、打扮来看,来自农村的居多。
其中有一名自称在南京打工的男子,抱着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步行来到安全岛,准备遗弃孩子,但被闻讯赶来的工作人员劝阻。从弃婴岛出来,男子又在附近区域逗留了半个多小时,最终在一所小旅馆住下。记者问他今后准备如何安置孩子,沉默许久的他终是一声叹息:“听天由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