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掉“吃空饷”背后的“保护伞”有多难?

摘要:“吃空饷”屡禁不止的背后,既有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把关不严等因素,也折射了法律法规上的漏洞。对“吃空饷”现象予以清理的同时,要建立“不能吃、不敢吃”的制度,须重拳出击追究“发空饷”的责任。

“在编不在岗、拿钱不干活”--“吃空饷”,既是违法违规行为,更是一种腐败。尽管中央多次向“吃空饷”亮剑,但新华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吃空饷”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仍然有一些既得利益者抱着侥幸心理,虚报冒领财政资金,顶风而上。

“吃空饷”背后都有一把“保护伞”

湖北黄石去年清查2958名“吃空饷”人员;江西仅6个设区市已核定并处理“吃空饷”人员2500多人;内蒙古调查发现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人数3708人……在去年三季度各地公布清理“吃空饷”成果后,各地继续加大打击力度,最近又披露了一批清理报告单。

1

(图片:2014年12月19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去年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决定,近期将在全国集中治理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会议提出,“吃空饷”是对公共财政资金的蓄意贪占,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要堵上蚕食财政资金的黑洞。

记者从贵州省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此次“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政策界限更加明确,较过去更加全面深入,具体包括单位“吃空饷”和个人“吃空饷”两方面,并接受全社会监督。

所谓单位“吃空饷”,就是这些机关单位存在着隐瞒事实、虚报人员编制或实有人数来套取财政资金。而个人“吃空饷”的行为则是五花八门:有的挂职不上班,坐享“空饷”;在编不在岗,请“长假”照领工资;多头兼职,处处得利;冒名领工资……

庭审记录显示,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位时为某知名国有控股企业“提供帮助”,这家企业“投桃报李”,安排刘铁男之子刘德成到企业下属公司工作。在长达6年多的时间里,刘德成未实际工作却从该企业领取薪酬超过一百多万元。

2

福建省闽清县纪委近期查处一案件,该县东桥镇中心卫生院医师林飞媚擅自离岗到广州经商,但东桥镇中心卫生院不仅未报告,反而虚编其工资表,骗取财政下拨的工资经费达7万多元,用于日常开支和缴纳社保费用。

浙江省永康市一位50岁的初中教师,27岁时因病请假,一请就是23年,多年来,学校却一直以该教师名义领工资。

无论是在“名企挂空职”,还是一请“病假23年”,这些令人瞠目的案例背后,有制度缺失、管理松懈的问题,但根源大多都是滥用权力,背后藏着一把“保护伞”。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