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继往开来的重大战略布局(2)

四个全面:继往开来的重大战略布局(2)

战略目标与三大战略举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纲领性目标。

改革30余年,征途跌宕。中国像一列从荒原中驶出的列车,不断换挡调速,穿山越桥。不知不觉间,绿皮车的效率已经变为高铁的速度,窗外萧疏荒芜的景象已经变为了繁花似锦的风光。

在这时代的列车上,“改革”是发动机,“法治”是稳压器,“党的领导”是火车头。在今天的发展大势下,要让这列载着十三亿多人口的列车行稳致远,不偏不倚地驶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方,势必选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大战略举措,以此不断升级动力引擎、稳定方向系统。

改革是发动机,是中国发展的内生动力。30多年改革实践,使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社保网络的国家,近年来,我们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严峻形势中一路逆势而上,转“危”为“机”,抵御风险能力让世界瞩目。同样,改革精神使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吸收前沿科技与世界文明的能力,形成了具有内在竞争性与创新性的开放型社会,并在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民主法治上,逐渐展示出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特征。

恰恰,就在一些人预测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瓶颈时,“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应声推出,及时升级了中国的动力系统,以深化改革之“全面”支撑小康社会之“全面”。十八大以来的两年间,中国在金融、财税、国企改革、政府改革等方面“啃硬骨头”,再一次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动力,驰而不息的发展势头。

法治是稳压器。就像引擎的升级会带来对稳压器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几乎与“全面深化改革”自然伴生。190项事关法治的改革,从微观层面打通改革的梗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在宏观意义上提炼和巩固改革的成果。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以改革的魄力和改革的追求完善法治,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一体承接的辩证法。

党的领导是火车头。没有火车头决定方向,再高效的稳压器也是无效;没有轨道,再有动力的引擎也只会导致烈马脱缰。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核心都在于党的领导。而“全面从严治党”则保证了领导核心的先进性、纯洁性、执政力,保证整个系统的协调、稳定和方向。

解决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当代中国改革与发展最深刻的经验。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抓住“关键少数”,就是建设好火车头,就是理顺三大战略举措的内在关系。

基于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可以从现实和长远两个层面来解读三大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也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大势所趋。全面依法治国,是经济发展的稳压器,也代表着社会正义和现代文明的指向。全面从严治党,为法治和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领导保障和政治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基于哲学的维度,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四个全面”完整严密的辩证关系——

一大战略目标内含着对三大战略举措的必然要求。而每个战略举措之间都形成了一种呼应关系,互为动力,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发展的机制和航向,共同形成了逻辑严密的战略布局。

全面升级后的中国号巨轮,将乘风破浪,稳健前行。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