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政治建设的特征

廉洁政治建设的特征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应当说,这是在对执政党所处历史方位、现实状况和历史使命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回顾十八大以来这两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严治党,建设廉洁政治的基本方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不断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既治标,又治本。以治标为切入点,赢得社会的高度认同;以治本为落脚点,改善政治生态环境。

作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两种方式,治标和治本各自有所侧重,有机统一。治标突出的是一个“惩”字,腐败现象露头即打;治本突出的是一个“防”字,从源头治理,解决问题。两年多来,中央通过重点工作的推进如要求党员干部严守“八项规定”、重点问题的解决如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以及重要机制的运行如巡视和专项巡视等综合性措施来治标,达到集中整治、重点突破的效果,赢得了社会公众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通过治标,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有针对性地提出治本措施与对策,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办法固定下来,通过制度化和规范化,从根本上为建设廉洁政治,营造好的政治生态创造条件。

塑廉政,倡勤政。将廉政的思想与勤政的行动在党员干部的管理和领导实践中统一起来,落实权为民赋、实现执政为民的宗旨。

廉政和勤政是为政之本,是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鸟之双翼”和“车之两轮”,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勤政建设搞好了,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充实精神生活,从而为廉政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反之,如果精神状态萎靡,工作作风不正,精神生活空虚,必然导致种种消极腐败的观念和行为滋生蔓延,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本和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所以,新一届中央集体一方面大力抓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提高干部队伍的勤政意识,反复倡导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通过具体举措督促干部队伍提高工作的能力水平。

应当充分看到,中央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和欢迎,对于纯洁党员干部队伍,保证执政党的先进性,强化执政之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立制度,建文化。以科学的制度引领廉洁文化,以廉洁文化巩固廉政制度实施的效果。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指出,公务员是公仆,公仆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即防止公仆变私仆和防止公仆变主人。恩格斯就如何从制度上防范这两种倾向提出了思考,即通过选举制度和监督制度的设计来做到“防患于未然”和“治病于未亡”。选举制度重在解决权力主体的产生问题,监督制度旨在解决权力主体如何避免出现异化。应当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多年前提出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实践中破题了,但是还远没有结题。苏联的干部产生体制走的是一条完全自上而下的选举,这条道路已经被实践证明有很多隐患。但是单纯地依靠从下到上的选举也同样有问题。对于我们来说,需要做的是如何在从上到下的选举形式和从下到上的选举形式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如何在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之间找到一个适度的平衡机制,如何很好地将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意见结合起来,这需要很高的领导智慧和领导艺术。

对权力的警惕之心和敬畏之心在短期之内容易形成,但如何将廉政制度“外化于形,内化于心”,进而形成一种廉政文化,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守。廉政文化要注重吸收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更要注重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养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类似这样的精神品格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可以成为延续廉政文化的精神命脉。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有关廉政制度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强化制约,科学配置权力,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有赖于顶层设计,也依赖于实践中的监督。从维护宪法尊严,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的做出,从“谁来提名”到“怎样提名”再到“落实提名责任”,为把好选人用人第一关扎好制度的笼子,到借鉴中央巡视组工作经验,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巡查和纪检监察系统巡查“两个巡查”制度,明确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形成及作用的有效发挥。

同时,中央也将廉洁文化的养成和巩固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廉政文化有助于在社会中建立普遍的道德追求,能“未病养生、防病于先”,对腐败行为起到“防火墙”的作用。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党员干部的思想中,就是一次生动的廉政文化的再教育。法治精神是廉政文化的核心要素,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部署,有助于在全社会涵养法治精神。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