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透露发展新信号

地方两会透露发展新信号

从1月上旬河北省人大政协两会率先登场,到最后三个省份即广东、海南、吉林省人大会议2月9日开幕,2015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两会均已举行。

依惯例在每年1、2月间陆续开幕的地方两会,历来是地方各级政府向民众报告施政成果与制订施政方向的“窗口”,也是3月初全国两会的先声。透过那些“出镜率”最高的话题和热词,今年的地方两会,透露出哪些发展新信号?

GDP增速,如何适应新常态

随着当地两会于本周落幕,全国31个省份的2014年经济“成绩单”全部出炉。从速度看,重庆GDP增长10.9%居全国第一,山西以4.9%垫底。从总量看,广东去年GDP达6.78万亿元,连续26年位居全国之首,其人均GDP已破一万美元大关。

2014年,全国有24个省份的GDP增速超过全国总体增速(7.4%)。其中,重庆、西藏、贵州、新疆、天津实现两位数增长,山西、黑龙江、辽宁增幅低于6%。

与2013年相比,各省份GDP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其中,山西、云南落幅最大,超过4个百分点;辽宁、黑龙江的落幅超过2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经济增速回落的核心因素之一是制造业下滑,特别是重化工和基础能源行业。那些经济重心集中于上述领域的省份,易成为增速回落的“高发区”。

在此背景下,各省份提出的201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均较为谨慎。除西藏GDP预期增速与2014年持平外,大多数省份下调了年度增长目标。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就此指出,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规律性的客观要求。因此,要设定适应新常态的增速指标,在稳定达标信心的同时,引导全社会把深化改革、提高增长质量作为最重要的任务。

一些专家也建议,可考虑增加与新生经济发展考核有关的经济创新或新常态指标,比如,R&D占GDP比重、海外直接投资(ODI)、创新驱动指标(R&D)和人类发展指数(HDI)等。

但专家指出,新的指标或考核方式,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甚至忽略GDP。

“GDP是宏观经济最核心、最基础的指标,没有增长的结构调整恐怕是徒劳的。”刘元春说。

新常态下,塑造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详细阐述的“新常态”,成为今年地方两会热词,适应新常态、找寻新动力看点颇多。

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地方发展的新动力既是落实顶层设计的国家战略,也紧紧依靠自己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地方创新。

31个省份都表示将积极参与或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甘肃将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构建交通物流网络;新疆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福建拟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陕西将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广东将探索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城市联盟。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带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也是地方发展欲乘的“东风”。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