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收回克里米亚,俄罗斯举国欢庆,一扫苏联解体以后的自卑感,但也直接恶化了俄罗斯与乌克兰本来就纠葛不清的关系,使俄罗斯面临冷战后最严峻的国际关系危机。在警告、威胁无效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针对俄罗斯出台了一波又一波的制裁措施,长期受自身结构问题制约的俄经济则面临更大的挑战,但影响不是致命的,度过危机期,调整得当,俄罗斯的未来依然可期。而作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集团,制裁与反制也将使欧盟深受其害。俄罗斯社会的凝聚力在西方制裁中不是下降而是得到了加强。西方指望通过制裁造成俄罗斯的经济困难,以至于引起民心不稳、普京支持率下降乃至政局动荡,恐怕是一厢情愿。
【关键词】乌克兰危机 西方制裁 经济发展 政治气候 俄乌关系
【中图分类号】D815.9 【文献标识码】A
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一般特点
从1991年末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全面衰退阶段(1991年~1998年)。在这段时期俄罗斯经济出现剧烈而深度的衰退,只有1997年出现止跌趋势,又被接踵而至的大危机所打断。直到1999年,由于危机治理、特别是危机后油价上涨以及卢布贬值带动的进口替代效应,经济开始走出“跌跌不休”的噩梦。
恢复和恢复性增长阶段(1999年~2008年)。俄罗斯从1999年开始恢复经济增长,历经10年,保持了GDP年平均增长速度在7%左右,危机前的2007年达到8.5%,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10年的高增长,使俄罗斯经济恢复,居民收入提高,国家实力大幅提升,从2000年的第18位重新回到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国际地位发生显著变化。
危机和后危机阶段(2009年~2011年)。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始于2007年,俄罗斯经济受到重创,在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表现明显。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9.2%,第二季度7.9%,第三季度6.4%,第四季度-1.3%,全年增长5.2%;进入2009年,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全年GDP降幅达到7.8%。
增长衰减期(2011年至今)。从2010年第一季度起俄经济止跌回升,全年增长4.5%,2011年4.3%,2012年3.4%。2012年尽管全年增长依然有3.4%,但是呈逐渐递减趋势,第四季度增长只有2.1%。2013年俄罗斯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全年GDP同比增长1.3%,主要经济指标除实际工资(达到5.2%,也比上年的8.4%回落很多)外,几乎全面放缓,其中工业生产比上年增0.3%,固定资本投资下降0.3%,零售贸易额增幅下降显著,出口额同比出现下滑,国际储备也较前一年减少280亿美元。①
尽管增长衰减,但总体来说俄罗斯经济仍处于安全状态。2013年俄罗斯GDP总量达到666891亿卢布,约合20945亿美元,人均GDP14579亿美元。至2013年底,政府依然保有5096亿美元的国际储备,国债占GDP 的比例尽管较前两年略有上升,但依然保持在较低水平②,大大低于世界发达经济体。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全俄居民名义月均工资达到29792卢布(936美元)。③2013年俄罗斯人口出现了苏联解体以来首次自然正增长,至2014年1月1日登记人口为1.43669亿。
当然,俄罗斯经济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这无论是在其经济衰退还是高增长时期都没能被克服,甚至愈益严重。其中最本质的就是结构问题。尽管俄政府倡导创新发展战略多年,但时至今日,俄经济依然体现出严重的能源依赖取向,2013年石油天然气出口占出口总额达70%。其次是劳动生产率不高。尽管提高劳动生产率也经常是俄总统国情咨文的要点,但是结果并不理想,从2003年到2012年10年间年均只提高4.5%。高科技产品附加值在GDP中占比的改变微乎其微,2005年为21.2%,2013年为22.9%。④
普京第三个总统任期中俄罗斯的政治气候
在2011年底议会选举和2012年春大选前后,俄罗斯全国范围掀起抗议浪潮,抗议不诚实的选举,要求铲除腐败,甚至要普京下台。俄执政当局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一方面以平静态度宽容“普通人表达自己的看法”(普京语),一方面迅速提出下一步政治体制改革建议。2012年5月普京重回克里姆林宫,推出了承诺的政治体制改革措施。
首先是放宽党禁。
梅德韦杰夫总统2012年4月4日签署新《政党法》,将组建政党必须的党员人数由4万名降到500名,简化政党注册手续。与此同时,放宽了政党参加选举的条件,降低了总统候选人门槛。新法生效激发了俄罗斯社会新的政治热情,短短几个月内数百个政党筹委会提出申请。截止到2013年底,包括新政党法出台前的7个合法政党——统一俄罗斯党、俄联邦共产党、公正俄罗斯党、自由民主党、俄罗斯爱国者党、“亚博卢”联合民主党、全俄正义事业党,在司法部合法登记的政党激增到75个。
2013年4月,俄议会通过了恢复杜马代表混合选举制法案,国家杜马450个议席从全部由政党名单的比例代表制产生恢复到2007年前实行的一半是政党比例代表制产生,一半通过单席位产生的混合选举制。同时,政党进入杜马的门槛也从7%恢复到5%。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