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梅 华中师范大学讲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完整报告:http://www.71.cn/2015/0214/802754.shtml
视频专辑:http://www.71.cn/2015/0214/802748.shtml
一、韩郎壮志欲吞天
司马迁为韩信写传记,用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方式,没有讲他的出生年月,没有说他的外貌长相,也没有说他的家世背景,只是很轻描淡写地说到:“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这句话是说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
接着就开始讲述韩信的三个小故事了。“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布衣就是普通老百姓,就是说韩信开始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时候很贫穷,并且没有自己擅长的技艺,这个“无行”是指没有自己的擅长。接着就说到他不能因为特别的擅长来推荐做公务员,又不能去经商养活自己,这时候有一个下乡南昌亭长,大概对他心存怜悯,于是韩信就常常去下乡南昌亭长家里“寄食”,也就蹭饭。蹭饭的次数很多,亭长的妻子就有点讨厌他了。亭长的妻子想了一个办法,就改变了作息时间,早早的就把饭煮好,躲在被窝里面吃掉。等到吃饭的时候,韩信到他家里来,早已经是盆空碗净。韩信是何等人也,哪能看不明白,所以就“怒,竟绝去”。非常生气,然后就离开了。这是第一个小故事。
当然了,愤怒不能当饭吃。虽然他很生气,离开了,但还得自己找饭吃。于是就讲了第二个故事,钓鱼城下。他在城下钓鱼,有几个老大娘在这个地方漂洗丝绵,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老大娘漂洗完毕。韩信很开心的对她说,我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这个大娘这时候很生气地说,你作为一个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但是韩信是说到做到了,后来当韩信衣锦还乡的时候,赏赐千金给老大娘。这是第二个小故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