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住证制度实施30年后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2)

暂住证制度实施30年后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2)

焦点1户籍制度异地办理户口和身份证将成现实

【现实情况】

暂住证制度已实施30年

户籍制度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地也在逐步推进。暂住证制度可考证到1984年在深圳开始实施,并在中国多数大中型城市陆续实行,直到今天,一直是大多数城市对非本地户籍人口实施管理的主要办法。2003年,《行政许可法》颁布后,当年少数城市开始取消暂住证制度。

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统筹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区别情况、积极作为,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将明确居住证的功能定位,规范居住证申领条件、办理程序以及居住证持有人权利义务等基本内容。按照该意见,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

目前,上海、广州、深圳已经相继实行积分落户制度,此前有消息称,发改委下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通州区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两省、62个城市(镇)的一员,将推进积分落户政策细则。

而目前,办理二代身份证,原则上仍需要本人亲自带户口本和老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身份证丢失补领,也需要本人携带户口簿到户籍所在地的公安分局户政大厅,进行丢失补证的申报。

【官方解读】

让数据多跑腿让百姓少跑腿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户籍改革是公安行政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公安行政改革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此次改革推出了30多项具体的改革措施,内容涉及户籍制度、人员服务管理等。此次改革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提高办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比如建立户口身份网上流转、核验制度,方便群众异地办理,实行这项制度后,群众就不需要跑回户籍地办理户口、身份证了。

焦点2社会治安违法犯罪信息将与信用记录挂钩

【现实情况】

信用体系分三阶段建设

据媒体此前报道,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也提出了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制度。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分解为三个阶段完成,即2014年6月前、2015年和2017年,每一项工作都明确了牵头与配合的中央部委,权责清晰。其中2015年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出台并实施政务诚信制度,出台并实施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等。2017年要完成的任务是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人民日报2013年的报道中指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成后,我国每个公民一生都将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信用账号——作为衡量这个人诚信的“尺码”被广泛运用到其生活工作中。

【官方解读】

网购等行业将实名登记

黄明:目前公安部正在搭建一个各部门可共享的人口基础信息平台。今后还将建立以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使违法犯罪记录与信用挂钩。重点物品和重点行业将实行安全监管,快递、物流、网购等行业,将实现实名登记,并完善犯罪信息通报机制,让失信者、违法者受到有效监管和制约。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