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2)

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2)

43年前的1972年,中美两国实现了第一次“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隔绝了20多年后的两个大国之间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谈,但是毛泽东与尼克松的书房会面竟然是“我们只谈哲学,哲学谈好了,其他问题就解决了”,结果谈哲学谈出了“改变世界的一周”,谈出了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谈出了深刻影响20世纪的“中美苏大三角战略”的国际新格局。

41年后的2013年,中美两国又开启了新一轮“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举行了庄园会晤。在谈到中国梦的时候,习近平主席讲“中国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这个论断同样是从哲学的高度让世界对中国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有了新的认识。

“相通”是很有奥妙的,不像西方人总想把中国梦等同于美国梦,也不像我们有些人总把美国梦与中国梦渲染得水火不容。所谓相通,不同中有共同,共同中又有不同。由于中美两国历史事实、发展方位、自身条件、奋斗目标等不同所导致中国梦与美国梦之间的差别是明显而又深刻的。如果中美两国的梦果真是一模一样的,是一个模子里复制出来的,恐怕不仅是中国的“噩梦”,也会是美国的“噩梦”,更会是整个世界的“噩梦”。但是,中国梦与美国梦追求成功与幸福的愿望是共同的,中国梦与美国梦在通过符合自己本性彰显自己优势的途径实现成功的思维方式上又是共同的。

在和谐中相通,因相通而共赢,这是哲学世界观的改变,这也正是改变世界的开始。

类似这样的运用,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理政方略中俯拾即是。比如,针对有段时间社会上一些割裂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充分认识和评价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他特别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又比如,针对一段时间来对中国改革方法的争论,总书记指出:“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把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与统揽全局统筹兼顾有机结合起来,为中国改革“蹄急步稳”确立了科学的方法论。

创新发展“望远镜”和“显微镜”

学哲学用哲学并非“看家本领”的全部,创新哲学也是其中应有之义。随着时代的转换、实践的深化,“望远镜”和“显微镜”必须也必然要更新换代,要以新的理论观点、新的体系建构、新的表现方式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

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与领域很广泛,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毛泽东曾经要求,“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讲的就是哲学的创新。正确的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努力让自己走向人民群众,让广大群众所认知、所接受、所实践,这样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也才能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

因此,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从书本里、文件中、会议上走出来,走进群众火热的生活、走向中国蓬勃的实践,以简明的内容、通俗的形式、大众的思维、普及的方式让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能掌握,会运用。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耽误不得。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