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敬教育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以孝敬教育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孝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与命脉,积淀了中华民族深厚的道德文明精华。当前,我们追本溯源,以孝敬教育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显得尤为必要。   

孝敬美德在传统道德中居于“元德”“首德”“首善”地位,是其他道德得以产生的原发元素。宋代的儒学家们融合了管仲提出的“四维”,将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系统总结为“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居于首位。孝敬的本义是子女“善事父母”,也就是子女怀着爱心去侍奉、赡养父母,包括从物质上赡养和悉心照料父母,从精神上体贴、关心、愉悦父母。

孝敬在社会层面的扩展是“亲亲敬长”,也就是对朋友、师长、他人的孝。在古人看来,一切人际关系均是基于孝而发生的,因此,在社会生活中,要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对社会行孝,做一个友善的人。千百年来,孝敬逐步演化积淀凝练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它所表达的既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爱敬的情感,更是每个人为人处世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发挥着整合社会意识、引导人们行为的作用。

以孝敬美德为核心内容的孝敬文化,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是人们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孝敬文化由孝敬父母到为人处世,贯穿于人的一生,囊括了一切合乎传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孝敬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独特基因,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孝敬与爱国一脉同源。爱国心不仅包括对故乡的情感,更包含着对父母的依恋和对祖先的崇拜。孝敬与廉政是相生相依的共同体,廉政是孝敬理念在公权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基于敬亲荣亲的需要,孝敬体现了忘我奉献与自强不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由此生发的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热爱祖国、感恩奉献、自强不息等优秀品格,成为党员干部修养高尚道德的起点与前提。

孝敬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当今时代,对人民孝顺,甘当人民的公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伦理之纲,对党忠诚、对人民孝顺,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孝敬观。

要推陈出新,从发掘、扬弃、转化、融入四个方面着手,凝练孝敬美德,以孝敬教育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要在生活实践等方面发掘孝敬资源,使中华民族孝敬资源宝库不断得到丰富。在扬弃中凝练孝敬美德,从养亲、敬亲、谏亲、尊老等孝敬美德中汲取适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的思想精华。在转化中赋予孝敬美德鲜明的时代特色,将孝敬的内涵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传承孝敬父母美德的基础上,把继承父志转化为继承父辈振兴中华的大志,把诚信待友转化成为诚实守信、真诚自信的优秀品格,把立身立功转化成为祖国、为人民努力成才、建功立业的不懈追求。在融入中加强道德修养,党员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往和追求讲孝敬、尊孝敬、守孝敬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动力、向善的力量,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做孝敬父母、服务群众、爱岗敬业的人,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人。

(作者为中共南华县委党校教研室主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