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电话交谈中就伊核问题交换了看法。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亦于近期访问了伊朗,强调中方愿与伊方及其他各方一道,继续为推动伊核问题的妥善解决作出不懈努力。在伊核谈判进程中,中方就有关焦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中国方案和中国思路。可以看出,为推动谈判尽早达成互利共赢的全面协议,包括中方在内的有关各方都付出了很大努力。
细节仍存分歧
自2014年2月起,伊朗与六国展开全面协议谈判,但在此前两次截止日期(2014年7月20日和11月24日)前都未能产生全面协议。各方商议将谈判延期至2015年6月30日。
美方希望在2015年3月底前达成框架协议,之后商谈具体技术细节。但在本轮会谈中,有关人士似乎有意淡化这一时间节点,而是强调“争取如期达成并宣布一个全面协议”。也就是说,伊核谈判的最终目标是达成一个全面协议,任何中间产物相对于这一目标都是次要的。
联合国裁军研究所研究员马克·菲诺告诉新华社记者,目前谈判各方对于伊朗可生产浓缩铀的浓度上限已达成一致,但对其可保有的离心机数量仍存在较大分歧。此外,伊朗要求,一旦达成全面协议,西方应尽快取消所有制裁,而西方则坚持根据伊朗履约情况逐步取消。
中方会谈代表、外交部军控司司长王群在会谈后对媒体说,任何谈判,尤其是伊核问题这样复杂的谈判,都是越到最后,细节问题越突出,困难越大。因此,政治决断也就变得更加必要和紧迫。
(图片说明:2月22日,在瑞士日内瓦,出席新一轮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谈判的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王群接受记者采访。)
分析人士指出,伊核谈判的复杂之处在于,其中既有政治问题,又有技术问题,两者相互缠绕。如何同时处理好这两方面的问题,需要极大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决断,这也是各方携手跑好伊核谈判这场艰难的马拉松“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