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救助金花不出去,只因制度不完善(2)

巨额救助金花不出去,只因制度不完善(2)

类似的挂账治疗进行了一年,医院没得到垫付的费用,频繁地与惠州交警进行沟通、接洽,一年后的2012年11月12日,医院方才得到了另一份回函,表示相关款项已处报批阶段,这笔款项最后还是到了一部分。但也就是从2012年12月开始,刘的家人就变得难以联系了。

从这时开始,医院为刘来香聘请了专职护工,24小时照顾生活起居,湖南籍护工张阿姨,是刘来香住院后陪护期最长的人了,已陪了两年两个月。由于基本没什么并发症要处理,刘来香除失语、偏瘫之外,身体状况也不错,张姨的工作就是喂饭,做好刘来香的清洁工作。

欠费20多万表示渴望回家

刘来香案头生成的每日清单和累计欠费清单显示,其3年多来发生的医疗总欠费为209444元,这仅仅是医药费用,并不包含医院为其提供的护理费和食宿费。

从入院时的55周岁,到目前的近59周岁,刘来香在医院内的变化也就是年龄增长和经常被换床位。神外转到了神内、继而到康复科,最后到了综合病区病房。“医院的业务用床本就紧张,实际上无需治疗的刘来香,挤占了许多危重病人的资源”,主管医生谭佳亮表示。刘来香毕竟是个曾发生过严重颅脑损伤的病人,身边又无家人陪同,病情一旦出现重大变故需要做手术,没有家属签字承担法律责任,医院要背负巨大的医疗风险。挂床、欠费,这些问题对于医疗机构颇显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患者长期滞留可能带来的医疗纠纷。

在记者与刘来香接触的十来分钟内,她表示希望老公和儿女们来接她,但面部表情和颓然的神态表明,她也无能为力。

家人挂断电话再不应答

记者随后与其家人和惠州交警沟通,用固话、手机两度拨通了其丈夫的电话,在简单说明意图后,对方立即挂断了电话,随即再也无法取得联系。

与惠州龙门交警梁警官、钟警官(两位曾代表惠州方面前来洽谈挂账就医的问题)的联系也不顺畅,两位除证实刘来香的车祸伤属实外,其余情况均要求记者联系惠州市交警支队、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机构。

经过3年多的了解、斡旋,医院也大致理清了刘来香长期滞留的主要原因,家属无钱,求助到救助机构,救助机构在先期履行了救助义务后,后续救助又难以为继。于是就形成了家属找救助机构、机构找医院,医院又回过头来找家属的怪圈。在这样的循环中,刘来香在医院中过了一年又一年,没人能找到解开循环结的方法。

滞留类型:广州约七成滞留病人因欠费

●欠费 通过对广州市各大医院搜集的22例符合出院标准,却滞留医院3个月以上的病例进行汇总后发现,中涉及欠费5000-60000元的案例一共占14例。欠费之后家属失联,待出院之时病人却无从送达。对这类情况,各类医院的做法相对简单,动之以情,鼓励家属来签订欠款协议后,将患者接走。

●夫妻离异无人搭理 这些案例中有3例是因为夫妻离异,且原本的亲人老死不相往来。3例滞留病人均为男性,有退休金、医保,但出现脑中风、偏瘫、失语或昏迷状况后,再无亲人搭理。对于这类病患,医院的做法一般是积极寻找民政机构接管。这类病患,因家庭失睦,亲情已非常淡漠。

●长期离家,家属懒得理 暨大三九脑科医院之前还曾接收一名50岁的女性脑中风患者,常年独自在外打工,甚少顾及家庭、子女的成长,在家人眼中,她已与失踪无异。骤然发生中风、失语后,医院去找家人接患者,家属往往退避三舍。医院最后经过当地警方,确定了其老家依然还有族叔、丈人在家。最后是自行派救护车驱车1000多公里,将患者送回老家,在公安见证下办理了移交手续。“患者的脑病我们解决了,但其同时存在的心脏病我们无法处理啊,虽然欠费、运费肯定无法追回,但总好过耽搁病情。”这类割肉斩仓般的举动,最大的原因,还是害怕滞留病人出现意外。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