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周莹:《颜氏家训》——中国人的家教圣经

F(T8EJ9{W8DCT0`9BR[J~ON

周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讲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家,他就是颜之推。

颜之推,山东临沂人,与其兄颜之仪并称为北齐著名的文学家,二人都有很多诗文传世。其中,收录于《四库全书》中的《颜氏家训》就是颜之推的代表之作。

颜之推出身官僚世家,但是由于少年时期曾遭丧乱,生活得比较清苦。12岁的时候听老庄之学,认为其为虚谈,非其所好,而好习《礼记》;生活上颜之推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性格豪爽。他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19岁的时候就得到梁湘东王的赏识,于是辅佐梁湘东王,任右常侍;后以军功加征西漠曹参军,在北齐待了20多年;后来,北齐被北周所灭,他转投北周,被征为御史上士;随后,隋灭北周,他又跟着隋文帝,于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

《颜氏家训》全书一共20篇,书中对于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有非常细致的介绍。颜之推他本人出生在士族,是一个官宦家庭,所以他受到了儒家明教理法的影响。同时他本人又信仰佛教,博识又辩才,处世勤敏,应对贤明。所以在南北朝各种政权争夺的时候,不论在哪个政府统治他都能受到宠信。在他年逾六十的一生中,他是“三为亡国之人”,他的国家三次被灭亡,他走遍了江南、河北、关中。所以颜之推是一个经验、阅历都比较丰富的教育家。

《颜氏家训》当中记载了很多的情况,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既有对南北朝氏族风尚异同、治学为文的方法以及语言杂艺的比较,也谈到了梁代子弟的脆弱,会被灭国的原因。所以,他认为在统治阶级当中,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因此,《颜氏家训》不仅是一部家庭教育的教科书,同时也能够让我们看到当时的社会状况。

颜之推是介于魏晋南北朝到隋朝之间的一位教育家。在一个乱世的环境当中,他如何进行教学的呢?这个就要追溯到他的教育思想和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了。

颜之推把人性分为三等:上智之人、中庸之人和下愚之人。他说“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他认为上智之人是无需教育的,即聪明的人不用教育他。因为上智是天赋的英才,不学自知,不教自晓;其次是下愚之人,虽然有教无益,你尽管教他,但是不论你怎么教他都是没有效果的,这是下愚之人。那么,颜之推他强调什么样的人还可以教呢?中庸之人。中庸之人必须受教育,这些人不受教育就会没有知识,没有知识处于无知愚昧的状态就跟下愚之人差不多了。他认为在普通人当中,大家基本上都是中庸之人。所以教育的主要人群在于什么呢?在教这些中庸的人,这些的中庸人教了他就会了,能够变成相对来说的上智之人。教育可以让中庸之人增长知识,完善德行。所以颜之推教育的目的,就是“古之学者为己,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已,修身以求进也”。

行道的“道”是什么呢?我们一想就知道,肯定是儒家之道。因为儒家的思想那时候始终是正统思想。儒家宣扬的政治理想和道德修养,“修身以求进”,这个思想源于孔子的“修己以安人”,善于为己,才能更好的治平天下,所以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首位的。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