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周莹:《颜氏家训》——中国人的家教圣经(2)

从这个教育出发,颜之推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们教育的腐朽和没落。他说严重脱离实际,在培养人的时候,你培养的什么人呢?是那种庸碌无能的人,知识很浅薄,缺乏一些做事的实际能力。

他认为传统的儒学教育必须改革,怎么改革呢?不要培养那些空说自己的学说而没有实质内容的一些人,而应该是对国家有实际的效用,在各个方面都能做统治的人才。所以他指出的人才应该包括什么人呢?能做朝廷之臣,能做朝廷的官员;能做文史之臣,能够懂得历史,懂得文学,然后在文化方面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能做领军之臣,能打仗领兵;能够做使命之臣、兴造之臣,这些都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有用之人,从政治家到各种专门人才都应该培养,并不只是一味地培养政治家,所以他这个教育理想与后来胡瑗的思想就很相同了。这些人专精一职,具有应世的能力。

那么颜之推的这种观点就冲破了传统儒家培养比较抽象的什么人呢?传统儒家思想培养的是真君子、圣人,这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教育目标。但是如果要都培养成那样的人,国家也没有什么发展的可能,所以说他以各种实用人才的培养作为他教育的重要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就有教育内容的改变。为了培养“行道以利世”的实用人才,颜之推就提倡“实学”的教育内容。什么“实学”呢?他认为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德艺同厚的。怎样培养“德”?恢复儒家传统的道德的教育,加强孝悌、仁义的教育。那么,“艺”是什么?就是恢复儒家的经学教育,并且要兼顾百家之言,以社会实际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艺作为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内容。

对于艺的教育是以什么为基础?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他认为学习五经应该是学习其中的一些立身处世的道理,所以他说“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他强调五经从思想上对人的规范作用。那么读书又不能只限于五经,你读懂五经之后,可能你就认为满足了,这是不可以的,你要做什么呢?你要博览群书,通百家之言,这样你才能建立自己的思想。                                         

除了这个之外,他还重视学习杂艺,因为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很复杂,社会比较动荡,因此他认为学习一些杂的技艺可以让人在战乱的情况下,在没有一些军队或者是能够强大的力量人的保护下,能够自治,生存下去。保全个体的生存,以此也能保全士族的政治和统治者的地位。

我们想他这个想法也是很正确的。因为不管是那种动荡的社会环境也好,还是我们现在这种非常稳定,很和谐的环境也好,都需要有一技之长。颜之推所说的一技之长是非常广泛的,文章写的好可以,书法写的好也可以,弹琴好可以,下棋好可以,绘画好可以,算术好可以,甚至连卜士、算命好都可以,医学好更不用说了,射箭这些体育方面好都可以,只要有一技之能都可以了。那么这些技能,他说在实际生活当中不光有实用意义,你如果学会了,有的也有个人保健的功能,比如说你善于医学,善于习射的话,这个都可以有保健的功能,有娱乐的价值。但是“杂艺”可以兼明,不需要专攻,这说的是什么意思?他就强调士大夫要“知稼穑之艰难”,就是说知道老百姓农民生活的艰难,所以他建议学习一些农业生产的知识。这个跟孔子轻视农业生产的态度就不同,孔子他是非常轻视农业的,而颜之推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这是他学习内容上的规定。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