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官员“忏悔书”多有雷同:不懂法成高频词(5)

腐败官员“忏悔书”多有雷同:不懂法成高频词(5)

“忏悔书”雷同因没有对腐败深刻反思

研究“忏悔录”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注意到,很多官员的“忏悔书”在写作模式,甚至遣词造句上多有雷同,“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例如,很多“忏悔录”的第一条都是“没有注意自己的思想”,“理论学习不够”,“思想信念发生了动摇”。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宋勇在其“忏悔录”中就这样写道:“我放弃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没有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是贪欲使我变成了魔鬼,使我成为金钱的奴隶。我缺乏对法纪的敬畏之心,陷入了安全困境。领导干部最重要的和最终的安全保障,就是要遵纪守法,对法纪抱有敬畏之心。”

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称,“随着职务的提升,权力的变化,地位的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人生境界没有同步提升,相反私心杂念在灵魂深处滋生膨胀。”

“所谓‘思想认识不清’只是个幌子,说明他们没有对腐败进行深刻的反思,本质是对权力的公共性缺少敬畏感。”竹立家说。

“理想信念和信仰,看上去很虚,但这恰恰反映出,我们当前领导干部管理和教育最薄弱的一点。如何抓实,是今后的一个重点,怎么对这种教育方式进行创新,怎么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评估,甚至在干部选拔任用的时候,如何避免‘带病提拔’,都是现实的问题。”庄德水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也认为,忽略了理想信念学习不是套话,而是点出了实质性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强调思想上的教育和学习,但真的学进去了没有?很多案例反映出,我们的思想教育,还真的没有深入进去。”

责任编辑:覃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