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莎帕提亚要塞位于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西15公里的巴杰尔村,2007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尼莎帕提亚要塞由新旧两组台形遗址构成,展示了帕提亚王国最早和最重要的城市遗址。帕提亚王国是公元前3世纪中期至公元3世纪的大国。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这里几乎从未遭到破坏,将古代文明的发掘遗址保存下来,并巧妙地将自身的传统文化元素和希腊及西罗马元素结合起来。对两处遗址进行的考古挖掘发现了装饰精美的建筑,展示了室内、城邦和宗教方面的功能。挖掘工作一直在皇家城堡内进行,现在被称为“老尼莎”。这处遗址还包括被称为“新尼莎”的古代城镇。老尼莎是占地14公顷的台形土墩,形状为不规则的五边形,四周是建有40多个矩形塔台的防御土墙,与各个墙角侧面相接的是坚固的棱堡。占地25公顷的新尼莎四周是高达9米的围墙,有两个入口。坐落在重要的商业和战略枢纽交叉路口的尼莎考古遗址,生动地展现了中亚和地中海地区对大国文化影响之间的互动,在充当东西方、南北方之间重要的通讯和贸易中心的同时阻挡了罗马的扩张。这一遗址见证了帝国的重要性、财富和文化。
尼莎帕提亚要塞由新旧两组台形遗址构成
帕提亚帝国
帕提亚帝国是伊朗古代的奴隶制王国,建于公元前247年,开国君主为阿尔撒息)。帕提亚之名源自波斯游牧民族——帕尔尼部落)之名,帕提亚人属于白匈奴的一支。公元前3世纪前期,游牧的达海部落联盟的帕尔尼部从今锡尔河流域迁徙到帕提亚地区,与当地居民融合。帕提亚地区大致相当于今伊朗的呼罗珊地区,在波斯帝国和塞琉西王朝时期是一个省。公元前247年,帕尔尼部的首领阿尔撒息杀死塞琉西王朝的总督,以尼莎(今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为都城,建立阿尔撒息王朝。我国当时的汉朝取其开国君主阿尔撒息的汉语音译“安息”作为国名,称之为安息,西方史家则称之为帕提亚。公元226年被波斯萨珊王朝代替,其疆域最大时北至里海,南至波斯湾,东接大夏、古印度,西至幼发拉底河即今伊朗、伊拉克、亚美尼亚全境,土耳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部分。
这里几乎从未遭到破坏,将古代文明的发掘遗址保存下来
尼莎帕提亚要塞遗址
帕提亚帝国现存最有意义的遗址,当属现今位于土库曼斯坦南部的尼莎古城。尼莎遗址在今土库曼首都阿什哈巴德西15公里的巴杰尔村。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这里几乎从未遭到破坏,将古代文明的发掘遗址保存下来,并巧妙地将自身的传统文化元素和希腊及西罗马元素结合起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