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论述,在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中产生共鸣。
寻找共振点、共赢点,协同发展效果初步显现
3月7日,河北代表团驻地。全国人大代表、宣化县东望山乡常峪口联合党总支书记郭建仁正在修改关于发展养老产业的建议。
去年初,郭建仁与乡亲们商量后,一口气关停了本村全部13座磁铁矿,2.6亿元产值不要了。是什么事让常峪口老百姓下这么大的决心?
“国家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我们也得跟上发展形势啊。”郭建仁说,大家意识到,不能再靠“卖资源”挣钱了,得转向“服务京津”谋致富。如今常峪口靠着良好的生态环境重点发展养老服务、绿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去年出栏1万头生猪全部供应京津市场,为村里带来近1000万元收入。为服务京津市民,他们开办了“候鸟式”养老公寓,开业第一年就吸引200多人入住,一个月能增收30多万元。
常峪口的变化,是我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过去,由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滞后,河北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明显的‘短板’,且与京津的差距呈进一步扩大趋势。”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段惠军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省文化厅厅长张妹芝介绍,去年9月份,由省文化厅牵头,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门举行了《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推进会,三省市将重点推进成立三地文化产业集聚区联盟,构建京津冀演艺产业合作机制和信息发布平台。
一年多来,小到常峪口一个村,大到三地间文化产业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带来诸多变化。
在交通一体化上,我省加快打通断头路,京昆北延段、京台廊坊段、国道111河北段建成通车,消除省际断头路100公里。改造升级环京津贫困地区干线公路355公里、农村公路3011公里。在产业协作领域,我省重点推出40个承接合作平台,北京凌云化工整体搬迁邯郸,北汽集团黄骅整车项目建成投产。在生态环保上,我省与京津实行生态环境信息共享、生态过渡带共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一年来,河北自觉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理顺产业发展链条,加强生态保护合作,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京津冀协同发展效果初步显现。
主动自觉推动协同发展,把顶层战略本地化、具体化
去年,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百度“保定”搜索结果超过1亿条。与此相呼应的是,今年年初,保定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把“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定为全年工作的主线。
“今年,我们致力于把保定产业体系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版图,积极构建与京津产业协调、优势互补,绿色、循环、低碳、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发展硬实力。”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长马誉峰表示。
寻找自身优势,主动对接顶层设计,谋求更大发展,如今的保定,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的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