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顺:北京申办冬奥满足群众需求契合区域发展(2)

王安顺:北京申办冬奥满足群众需求契合区域发展(2)

问:这一次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联合申办,是基于什么考虑,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答:举办冬奥会,从自然条件和场馆设施来说,北京和张家口是优势互补。2008年北京奥运会留下了丰富的场馆遗产,完全能够满足冬奥会冰上项目比赛需求。张家口崇礼县空气清冽,冬日林海雪峪风光壮美,雪道条件优越,本地人口12万左右,但每年有上百万人次去那里滑雪,去冬今春的滑雪者总数更是超过300万人次。其中有大量北京市民,也有许多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的游客和运动员。

联合申办,也与我国正在实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将会极大地促进这一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不仅有利于发展冰雪运动产业,也可以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仅京张地区体育文化旅游就有望增加6万人就业。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也将为申办冬奥会创造更好的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问:说到申办冬奥会,很多人会想到北京的空气质量,届时北京的空气质量能否保障冬奥会的顺利进行?

答:良好的空气质量对冬奥会很重要,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更至关重要。目前,我们正全力治理大气污染,在“减煤、控车、治污、降尘”等方面下大力气,仅2013年至2017年,市财政就将直接投资481亿元,带动社会总投资7600亿元。

下一步,我们要重点改善能源结构,进一步压减燃煤,加强交通污染治理,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大污染企业退出力度,加强工地精细化管理,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污染防控。

我想说的是,坚持不懈治理污染,是政府责任,即使不申办冬奥会也将全力推进。申办工作将加快治理进程,人民群众受益更多。我们有信心,通过治理和保障措施,确保赛时空气质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问:国际奥委会去年年底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北京申办冬奥会如何与之契合?

答:我们申办冬奥会提出的理念是“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这和中国目前的发展要求相符合,也与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完全契合。

“以运动员为中心”,主要体现在办赛过程将以方便运动员为首要目标,在各环节提供一流服务,帮助每个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实现梦想。对参加冬残奥会的运动员而言,也将享有符合国际残奥委会标准的无障碍设施和服务。

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体育赛事和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方面,中国政府和北京、张家口等地方政府已经把申办冬奥会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和地区长远发展规划,冬奥会申办、筹办将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

“节俭办赛”的理念,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行动。我们将以市场为主渠道筹集运行资金,并充分利用已有设施,严格控制办赛成本和建设成本。北京赛区12个场馆,11个来自2008年奥运会的场馆遗产。张家口的滑雪场已有十几年历史,有些稍加改造就可以满足冬奥会的要求。新建场馆和原有场馆改造都将以满足冬奥会比赛为标准,并充分依靠社会力量进行建设和赛后利用。只有与可持续相结合,才更节约。

问:3月22日,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将来北京和张家口实地考察,北京准备好了吗?

答:我们正在积极准备迎接国际奥委会评估团的考察,会以此为新的起点,严格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严谨、务实地做好下一阶段的申办工作。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