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要求我们通过改革来激发市场活力,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如何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关键路径在于深化改革。一是市场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创新要实,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三是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
二、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协调推进,协同深化。新常态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能否有效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衡量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优势互补、各展所长、相辅相成。当前,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一方面,要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另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切实解决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用行政手段配置各类资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做好改革工作,2014年如期完成了中央督办的21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协调推进国务院部署的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全力抓好职能范围内的行政审批、项目核准、投融资、价格等改革。2015年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革任务,同时,勇于自我革命,更加自觉地转变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管理作风,加快实现机关定位转型。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开设政务服务大厅,全委13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驻大厅受理。作为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的重要举措,大厅的建设运行得到发展改革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转变职能,继续减少审批事项,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实现从微观向宏观、从审批向监管、从项目安排向制度供给、从“单打独斗”向纵横协管的转变。
项目核准制度改革方面,2014年再次修订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又取消15项、下放23项核准事项,连同前年取消和下放的,中央层面核准的项目减少了76%;外商投资项目由全面核准改为普遍备案和有限核准相结合,实行备案管理的超过95%;境外投资项目除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外,一律将核准改为备案。2015年要落实好精简审批事项规范中介服务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的工作方案,加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确保2015年底前实现项目核准网上并联办理。
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2014年制定了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发布了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指导意见和合同范本。及时推出7大投资工程包和6大消费工程,建立了月度调度制度,加强督促协调。2015年投融资体制要更多地体现“融”,加强预算内资金与政策性金融、债券、基金、保险、投资公司等的融合,更多地调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要出台政府投资条例,制定政府核准和备案投资项目管理条例、创新投融资体制的意见、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办法,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
价格改革方面,2014年放开了50项商品或服务价格;将铁路货物运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实行上限管理;启动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推行居民生活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调整了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价格。2015年将再放开一批价格、下放一批定价权限,尽快修订政府定价目录,制定加快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的若干意见。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共同发展;研究制定石油天然气、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有序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通过改革,不断增加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放宽准入领域,鼓励引导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方面,2015年的重点是制定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和改革试点办法,选择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领域开展试点,探索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把市场行为的主导权更多地交给市场主体。围绕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研究制定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的意见,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