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高度聚焦的话题之一。
在社会主义中国,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重大政治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屡次告诫全党,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正是怀有强烈的忧党忧国忧民意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履新之初就誓言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下大气力解决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接续努力,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格局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呈现新常态、产生新效果、带来新气象、寓意新期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得民心,党风政风民风明显好转。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统计,93.7%的领导干部、88%的普通干部、84.8%的企业管理人员、73.1%的专业人员、75.8%的城乡居民,对未来中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表示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新常态下的中国式反腐,为最终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政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任性反腐” “老虎苍蝇”一起打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始终不渝的鲜明政治立场。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其反腐败具有坚决性和彻底性。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继承了列宁关于“对共产党员的惩办应比对非党人员加倍严厉”的思想,严惩了刘青山和张子善等腐败分子。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一再重申和践行严惩腐败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一是对腐败概念外延的界定最大。中国共产党作为腐败的对立面,对腐败疾恶如仇,对腐败行为的界定要比西方界定的范围大得多,涵盖政治纪律、生活道德、工作作风、经济问题等方面,而西方基本限定在经济问题上。二是对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的惩治最严。外国政要触犯腐败罪行大都以辞职了结或象征性的轻判,远不如中国对成克杰和胡长青等贪官的死刑判决。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虎蝇”齐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问题。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打虎拍蝇”高潮迭起,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已然形成。
“打虎”无禁区。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发出“打虎”动员令,要求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释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有超过60名副省(部)级及以上涉贪“老虎”被擒拿,赫然在列的有官至副国级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令计划和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以及正国级的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周永康,不仅含在位的“大老虎”,而且包括已退休的“老老虎”,打破了社会上关于“刑不上常委”的传言。在军队系统,迄今至少有约16名少将及以上军衔的高级军官落马,其中5人为副大军区级及以上将领。被惩处的腐败高官人数之多、级别之高、领域之广、力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以2014年为例,从海南省原副省长冀文林到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孙鸿志,全年达40名副省(部)级及以上涉贪高官落马,平均每月至少有3名,刷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年度“打虎”记录。这种不见史册的高压反腐,深刻验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管级别有多高,谁触犯法律都要问责,都要处理,我看天塌不下来”的论断。
“拍蝇”不手软。“打虎拍蝇”是辩证统一的,如果仅注重“打虎”而忽视“拍蝇”,“苍蝇”肆虐,会严重败坏党风政风,污染社会风气;反之,如果仅重视“拍蝇”而不注重“打虎”,会导致一些地区或部门甚至整个系统的政治生态失范,严重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在“打虎”的同时,要坚决反对小腐败,让广大群众身边的“苍蝇”没有藏身之处,防止“苍蝇”变成“老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有的群众说“老虎”离得太远,但“苍蝇”却每天扑面,“这就告诉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对于“苍蝇”,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不能养痈遗患。2014年1月至6月,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9.6万余件,处分8.3万余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0.5%和31.5%。这种“有腐必惩”的高压态势向全社会郑重宣明,任何人无论权力大小、职务高低,只要违犯党纪国法必受惩处。
治“裸官”追逃犯 两个战场齐发力
腐败不是哪个国家或地区独有的社会现象,它在全球范围内阻碍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同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是世界各国人民在追求稳定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
从公开资料看,中国官方最早有记载的“外逃官员”,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公司武汉分公司保成路商场原经理陈新国。官方正式使用“策划携款潜逃”词汇,首次见于最高检察院1991年的工作报告。长期以来,贪官外逃是一个敏感话题,究竟有多少外逃贪官,尚未有确切的官方数据。2008年6月,中国央行在题为《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的课题报告中,援引社科院的一份调研资料披露,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逃党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驻外中资机构外逃、失踪人员数目高达1.6万至1.8万,携带款项达8000亿元人民币。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国内反腐败力度不减,涉贪官员外逃现象加剧。以2013年中秋节和“十一”两个假期为例,在出境的公职人员中,有1100人没有按时返回,其中714人确定为外逃。根据形势的变化,中纪委在反腐败布局上做出重大调整,由过去的一个战场变为两个战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