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先队”织就北平抗日网

“民先队”织就北平抗日网

摘要:很多人,他们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并不是共产党员,心中却有着相同的信仰,做着相同的事情,只因为“咱们都是中国人”。

北京市档案馆存民先队成立宣言。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到城乡进行抗日宣传。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团体到前线慰问。

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在北平这个日本人自诩的“模范治安区”里,一支由进步青年所组成的团队——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仍在不屈不挠地呐喊着。他们的事迹,如同繁星般点亮了日伪统治下阴霾的天空。

“一二·九”的火种

曾经担任全国民先队总队长,被队员们称为“铁鹰大队长”的李昌,九旬高龄接受采访时说:“民先队是‘一二·九’运动的产物,又是‘一二·九’运动的延续和高潮,它仅存在了不到三年,却为抗战做了大量贡献、输送了大量人才。”

正如李昌所说,民先队的成立与“一二·九”运动一脉相承。“一二·九”运动后期,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爱国青年学生:“把抗日运动扩大起来!到工人中去,到农民中去,到商民中去,到军队中去!唤起他们的救国觉悟,推动他们建立救国的组织。”

1935年12月25日,钱伟长、凌则之等20多位清华同学组织“北平南下自行车宣传队”奔赴南京,并在沿途宣传抗日。谁想到,没过几天,他们便被军警押上火车送回北平。

受此启发,平津学联决定组织“南下扩大宣传团”,到农村去唤起民众。学生们一路上“吃的是大饼咸菜,睡的是冰冷的土炕,只铺着薄薄的棉织军用毯”,“用刺骨的冷水洗脸”,他们深入群众调查访问,“所见所闻,都是人压迫人的景象,于是感到现在的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不只是抽象的为着单纯的民族,而是开社会解放的先河!”

1936年1月14日,南下宣传团三团在高碑店遭军警阻挠、袭击,15日被押送回北平。清华学生蒋南翔提议成立“中国青年救亡先锋团”,以便继续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得到热烈拥护。与此同时,南下宣传团第一、二团到达保定后,亦为军警所阻。为了继续奋斗,他们成立了“民族解放先锋队”。2月1日,在严冬腊月的北师大校园,南下宣传团三股力量合并,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民先队总部设在北平,随之在天津、武汉、广州、成都、济南、上海等地相继成立分部。截至1936年底,已经在国内外30多个城市包括巴黎、里昂、东京建立了“民先”组织。这样一张庞大而缜密的网络,不仅建立起了爱国青年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这个成立之初只有三百余人的小团队,又是如何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呢?

责任编辑:覃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